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
B.古代床有两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如《孟子•万章上》“舜在床琴”,就是用作坐具。
C.唐初设翰林院,这是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也是中央机关。负责为皇帝草拟诏令、应和文章。
D.鼎是上古的烹饪器,钟鸣鼎食是贵族奢侈生活的一个方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必有事焉,而勿正(语气助词,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B. 盘盘焉,囷囷焉(助词,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C.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D.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
张爱玲
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向牛栏走去。在那边,初晴的稀薄的太阳穿过栅栏,在泥地上匀铺着长方形的影和光,两只瘦怯怯的小黄鸡抖着粘湿的翅膀,走来走去啄食吃。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堵住了咽喉,泪水泛满了眼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一样也在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然而他们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
瘦怯怯的小鸡在狗尾草窝里簌簌踏过,四下里静得很。太阳晒到干菜上,随风飘出一种温和的臭味。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不怎样。”
“不怎样!眼见就要立春了,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我上三婶娘家去借,去借!”他不耐烦地将烟管托托敲着栏。
“是的,说白话倒容易!三婶娘同我们本是好亲好邻的,去年人家来借几升米,你不肯,现在反过来求人,人家倒肯?”
他的不耐烦显然是增进了,越恨她揭他这个忏悔过的痛疮,她偏要揭。说起来原该怪他自己得罪了一向好说话的三婶娘,然而她竟捉住了这个屡次作嘲讽的把柄——“明天找蒋天贵去!”他背过身去,表示不愿意多搭话,然而她仿佛永远不能将他的答复认为满足似的——“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先付租钱。”
他垂下眼去,弯腰把小鸡捉在手中,翻来覆去验看它突出的肋骨和细瘦的腿;小鸡在他的掌心里吱吱地叫。
“不,不!”她激动地喊着,她已经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她这时似乎显得比平时更苍老一点,虽然她只是三十岁才满的人,她那棕色的柔驯的眼睛,用那种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趟我无论如何不答应了!天哪!先是我那牛……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了,又是银簪子……又该轮到这两只小鸡了!你一个男子汉,只会打算我的东西——我问你,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我问你哪——”她完全失掉了自制力,把蓝布围裙蒙着脸哭起来。
“闹着要借牛也是你,舍不得鸡也是你!”禄兴背过脸去吸烟,拈了一块干菜在手里,嗅了嗅,仍旧放在水槽上。
“就我一人舍不得——”她从禄兴肩膀后面竭力地把脸伸过来。“你——你大气,你把房子送人也舍得!我才犯不着呢!”
禄兴不做声,抬起头来望着黄泥墙头上淡淡的斜阳影子,他知道女人的话是不必认真的,不到太阳落山她就会软化起来。到底借牛是正经事——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这个,她虽然是女人,也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烟囱里正蓬蓬地冒炊烟,薰得月色迷迷蒙蒙,鸡已经关在笼里了,低低地,吱吱咯咯叫着。
茅屋里门半开着,漏出一线桔红的油灯光,一个高大的人影站在门口把整个的门全塞满了,那是禄兴,叉着腰在吸旱烟,他在想,明天,同样的晚上,少了鸡群吱吱咯咯的叫声,该是多么寂寞的一晚啊!
后天的早上,鸡没有叫,禄兴娘子就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也起身,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把红布缚了两只鸡的脚,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温柔的大眼睛在两只壮健的牛角的阴影下斜瞟着陌生的禄兴,在禄兴的眼里,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值得牺牲十只鸡的。他俨然感到自己是王子的护卫统领,一种新的喜悦和骄傲充塞了他的心,使他一路上高声吹着口哨。
他开始赶牛了。然而,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伏在地上不肯起来,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它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太阳光热热地照在他棉袄上,使他浑身都出了汗。远处的田埂上,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欺负你老子,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刷地抽了它一鞭子。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翻着眼望他,鼻孔涨大了,嘘嘘地吐着气,它那么慢慢地,威严地站了起来,使禄兴很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他一斜身躲过那两只向他冲来的巨角,很快地躺下地去和身一滚,骨碌碌直滚下斜坡的田陇去。一面滚,他一面听见那涨大的牛鼻孔里咻咻的喘息声,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和车轮一样大,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材板上,低低地用打颤的声音告诉:“先是……先是我那牛……我那会吃会做的壮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九成银,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被炊烟熏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生命就是一个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啊!
(一九三六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采用动作描写,暗示禄兴家以前有过牛,为后文借牛做了铺垫。
B.作为一个男子汉,却只会算计妻子辛辛苦苦挣得的东西,可见禄兴是一个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人,小说包含了怒其不争的情感。
C.“她觉得她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运用比喻的手法,刻画出在失去财物和丈夫后的心境。
D.本文意蕴深厚,作者通过周围环境的烘托和人物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苍凉而又真实的农村生活画卷。
【2】小说中禄兴娘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3】有人说这篇小说结尾一段画蛇添足,可以删去。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城墙遥望男子。
(2)韩愈在《师说》中用圣人孔子转益多师的例子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这种观点,他给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设计了两类动物以反问的语气对大鹏进行嘲笑,先是蜩与学鸠问“____________?”,后面又有斥鴳的“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氓》一文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滕王阁序》 中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人生在世肯定会有比死还令人厌恶的事情,所以,即便身临祸患也不可逃避”的观点。
(3)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对“天将降大任者”进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种种考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自己与堂弟们在花丛间、明月下往来碰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在《过秦论》中描述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后,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他用武力和刑罚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歌行并序》中写官兵间的悬殊或揭露军中的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凭箜篌引》运用想象的艺术手法,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与苏轼《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暗含一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渡渭水,激战大散关,两种场景。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
(3)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将将领荒淫骄逸、纵情声色与军前战士被围关山、拼死战斗对比,写出了唐军官兵的苦乐不均,这也是失利原因之一。
9、(1)《过秦论》中陈胜、吴广虽然没有“兵器”与“军旗”,但他们“________,________”以最简陋的武装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种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锦瑟》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两句,作者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3)《屈原列传》中,用对比的方式评价《离骚》,指出所描述的是普通事物,但包含的旨趣极大;列举的事例虽浅近,但含义深远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1)“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又看暝色满平芜”中“满”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①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上壮而许之。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连战,虏不利,欲去,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遣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教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后因其兄弟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古代用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授、除。
B.天汉,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汉书》,纪传体通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全军突围,韩延年战死,李陵被迫投降,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C.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腐刑。
D.汉武帝派遣公孙敖率军进入匈奴迎回李陵,却得知李陵替匈奴练兵来防备汉军,盛怒之下,将李陵全家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
(2)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12、请以“我要为自己领跑”为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要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