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②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③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④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⑤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⑥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2、下列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放出京,第二年在东鲁将南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给东鲁的朋友,原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题中的“吟”,即吟唱之意。
B.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扬州慢,词牌名,是姜夔自度曲。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在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的代表作家。
C.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创作态度的写照。他的诗歌犹如安史之乱前后的一面镜子,被人称为“诗史”,具有不朽的价值。其人品和诗才出众,诗风沉郁顿挫,被世人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1962年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D.豆蔻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中“豆蔻梢头二月初”,现在常用“豆蔻年华”表示十二三岁的少女。
3、文学类文本阅读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
“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请看!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
“骑士跳栏!”
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玉兔食菜!”
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山羊爬坡!”
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
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 “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一阵哄堂大笑。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进墙壁。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他的身子。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
“简直太神了!”
“嗯,你信吗?”
“天哪!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
“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
“给它这块鸡脯。”
“梨!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很好。诸位,现在先吃鸡脯。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谢谢!”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
“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不?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哎呦,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他一本正经地说到:“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吧,来点音乐吧!”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力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推出了餐厅。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出去。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你不回来,小家伙们不愿睡,他们可真累人呵!” 两个金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着,兴高采烈地迎接他。 小姑娘走过来,缓声问道: “带回来什么没有?”
他没吱声,从衣服里掏出一方叠好的餐巾,从里面取出一块鸡脯,几块饼,还有两把银质钥匙。
她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在盘里同她的两个兄弟吃了起来。 “你不想吃点什么?爸爸。”“不,”他头也不回地说到,“你们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马里诺面朝窗子坐下来,茫然失神的凝望着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着明天该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里诺说影子是独有生命的实际存在,是让观众相信他对影子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他的表演技艺的高超。
B.马里诺离开饭店前,请客人上前搜身,以证明他没有带走任何物品,这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
C.马里诺谢幕时,有人发出“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的呼声,这呼声暗示客人们看穿了幻术,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
D.马里诺穿过花园时,遭到了警察的威胁和警告,表明马里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
E.小说对马里诺在家中茫然失神状态的描写,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江湖艺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
【2】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论证君子只要广泛学习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的道理。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苏子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的《月出》篇。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___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个“_____________”的后果。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贾谊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北部边境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描写塞外的黄昏,高适《燕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的是凄凉悲惨,而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表现的是雄奇壮阔。
(3)“以声写声”“以形写声”是古诗中常用的描写音乐的手法,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此手法写出了音色清脆悦耳、情感悲喜交加的特点。
6、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老子从人的行为举例,主张无为立身,认为刻意为之反而不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背诵填空。
(1)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
(4)世与我而相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川泽纡其骇瞩。
(9)________________,宠命优渥,岂敢盘桓,_______________!
(10)母孙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子曰:“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③大学之道,在______________,在亲民,在_______________。(《大学》)
④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⑥《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声止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空旷,描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本诗颈联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一联,从大处着眼,言简意赅,高度地概括和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B. 上联运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赞扬了刘备能够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精神品格。
C. 下联“老臣心”从品德和事业两方面,充分表明了诸葛亮开国、守成的耿耿忠心。
D. 这一联由之前的写祠堂过渡到写诸葛亮一生功业,申述了诗人所以景仰他的缘由。
E. 这一联叙议结合,议论饱含哲理,因此使整首诗的内涵更为丰富,形象更为饱满。
【2】本诗尾联中的“英雄”指什么人?诗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加以分析。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若水字清卿,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节选自《宋史·李若水传》)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C.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D.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2】以下对文中划线的两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所乐何事,要表达什么人生观?
庄子也曾通过鱼来暗示自己的快乐观,他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因何而乐,要寄托什么人生观?
千百年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探索人生真谛。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古人之乐,做时代新人”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孔子或者庄子的话,说说你所理解的孔子或者庄子的乐的内涵,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一个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