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尚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
B.现代高度机械化的结果,是使优游的生活成为过去,每个人只是急燥而盲目地旋转于高速的漩涡中,像是被驱赶着,匆匆忙忙地随波逐流。
C.早春的香椿芽积攒了一冬的能量,紫中透绿,簇拥在香椿树的枝头,煞是好看,摘下一把,肥短脆嫩,四处飘香,是早春时节餐桌上独有的一道美味。
D.从革命文物保护到修缮,那些被历史掩埋的故事和实物得以呈现,婉若一个个叙事者,向人们讲述过往艰苦卓绝的岁月,向人们展示穿越时空的拼搏图景。
2、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西晋人。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B.《琵琶行》并序:“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诗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尤其是古体诗,意到笔随,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
C.苏轼北宋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诗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开创了豪放派。
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节期间,拖家带口看电影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 。 , , 。 ,这给电影人提供了机遇,也让电影人面临挑战。
①观影人群的不断扩大推动了票房的增长
②“合家欢”类电影的标记收入尤为可观
③但一些粗制滥造的电影也让观众看后大呼上当
④更是选择一种与家人欢度春节的方式
⑤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更多优秀贺岁片出现
⑥人们不只是欣赏一部影片
A.①③⑥④⑤② B.①②⑥④③⑤ C.⑥④①②③⑤ D.⑥④①⑤③②
4、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中国古代思想家又认为,_____________。
①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
②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很多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③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
④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⑤这种生命是最值得观赏的
⑥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A.③⑤②①④⑥ B.②④③⑤①⑥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②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部分企业产权不清,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以致难以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B.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时间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
C.最近有关“北京地铁2元时代或将终结”的讨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大家可能忘了,从分段票价到一律2元,北京地铁票价已经历过多次调整。
D.“用电越多电价越高”,是未来对居民电价调整的方向,这无疑将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面馆
陈敏
姜东在美国洛杉矶开了一家中国面馆。
面馆的生意一直不好,后来有了转机是因为一个非裔女人。
那天,姜东正忙着和面,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叫声:“这炒面坏了,难吃!太难吃了!”
姜东挺惊讶,这谁啊?便走出来看。是一个非裔女人,她已经吃光了盘里的面,正将最后一根面条高高挑在空中,大喊大叫太难吃了,还嚷嚷着让他退钱。
姜东将她唤到厨房内,问:“你要退钱,是吗?”
她说:“当然!”
姜东说:“这面五元一盘,我退你五元,我不仅要退你钱,还要再送你一盘面!你看行吗?”
非裔女人听后,说:“OK!”
姜东又说:“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非裔女人问。
“你得到门外面像刚才一样,大声喊叫,说我的面条好吃!”姜东说。
“那当然了!没问题!”非裔女人爽快答应。她拿了钱,又拿了盘面,转身出去,站在门外面,摆动着胖胳膊,扭着屁股,扯着嗓门高叫:“这炒面太好吃了,它是我今生吃过的最好的面!太好吃了!太香了!”之后,连筷子都省了去,直接用手抓来吃,三下两下,狼吞虎咽地将一盘面顷刻扒拉进了嘴里。
第二天,非裔女人又来了,这次还带着她的儿子。
女人对姜东说:“老板,我再吃一盘,行吗?我还给你做广告!”
姜东点点头同意了。
她又问:“我儿子可以吃吗?他叫迈克,正饿着!”
姜东说:“没问题!”姜东盛出两盘炒面,递给他们。
非裔女人举着面条,在餐厅门前一边吆喝一边吃:“这炒面太好吃了,它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的面!太好吃了!太香了!”边说边用手往嘴里扒;儿子迈克也在门前举着面盘,扭摆腰臀,腾空跳踢,边唱边舞,自由奔放的舞姿与唱调引来了不少围观的路人,不一会儿,进店品尝炒面的人就排起了长队。
姜东也出来观看。原来,那非裔小伙子迈克是个饶舌歌手,他为姜东的面条编了个绕口令,举着盘子,边唱边跳,还配着背景音乐。围观人群纷纷给他喝彩,还给了他小费。迈克越唱越来劲儿,一盘面的工夫,便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从此,中国面馆的生意大好起来。
迈克天天来姜东的中国面馆吃炒面,日子一长觉得有点儿难为情,就帮姜东打些零工:切葱头,切土豆,洗车,倒水。周末,迈克的妈妈外出会朋友的时候,他就住在姜东家,晚上和姜东抵足而眠,俨然成了姜东的儿子,这一干就是六年。迈克得到姜东家人的信任,不仅让他采购、炒菜、送外卖,人手不够时,还让他在前台收银。
一天,姜东上洗手间,无意中发现了迈克一个不高雅的举动:迈克在洗手间的格挡里坐着,手里哗啦哗啦地数着一沓钞票。他抬头看见姜东,目光对视的一刹那,迈克顿时垂下了眼,双手和嘴唇同时哆嗦,颤抖。
迈克低下头说:“对不起,我保证今后再也不干了!”
姜东问:“你干什么了,孩子?”
他说:“我偷了你的钱!”
姜东缓缓拉住迈克的手,问:“迈克,你跟我干了几年了?”
他说:“六年!”
姜东说:“六年来,你在我这里吃住,干活,跟一家人似的,我早就把你当成我家的一员了,既然是一家人,在我面前永远都不许说‘偷’这个字,不管拿了我多少钱,只能说‘借’,不许说‘偷’。”
之后,又问迈克“借”了多少钱,迈克说三四次下来,大概五千多块。
姜东说:“这么点儿钱,才五千块。记住了,你欠我五千块,以后必须还上,但在你没有还上我这笔钱之前,你先别在我这里干了,可以吗?”
迈克红着脸,说了声“OK”,拿着钱,背了包就离开了。这一去就是三年。
一日,迈克的母亲,那个非裔女人兴致勃勃赶到姜东面馆,请求姜东和她一起观看她儿子的冠军选秀。原来迈克参加了洛杉矶的一档电视节目,节目遴选歌手,迈克多轮胜出,有可能成为冠军。他的妈妈好高兴,邀请姜东和她一起为儿子捧场,姜东没来得及换掉沾满油垢的围裙,就被她拽上了车,赶到演出现场。
迈克已经唱完了歌,好像已经获了奖,他正拿着话筒,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自我出生以来,我就没见过我的父亲,我没有过父亲的榜样,在我的印象中,我唯一父亲的影子是个中国人,他开着一家中国面馆,在我饥饿时,他给我饭吃,还让我在外面唱歌,我一唱,就有人给我小费,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我具备唱歌的天赋,从此一步步走到现在,今天,我有了一个中国爸爸,他就在台下!”说后,迈克跳下来,给了姜东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个感动啊,姜东终生都忘不掉。
事后,迈克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递给姜东,说:“爸爸,这是我还你的钱,我有钱了,我有很多很多的钱了。是你的善良和宽容,让我赢得了人生!”
迈克成了明星,在洛杉矶家喻户晓。
迈克成了明星之后,也常来中国面馆。高出姜东半个头的迈克,搂着姜东的脖子,在中国面馆门前唱他新编的中文顺口歌:中国的面,味道行,大厨的名字叫姜东;姜东的面,实在多,吃着吃着热心窝……
后来,姜东的中国面馆在洛杉矶与迈克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
(节选自《小说林》2022年第四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裔女人虽然说姜东的炒面很难吃,但又把盘里的面都吃光了,可见中国面馆的炒面并非是真的难吃。
B.“太好吃了!太香了!”在文中两次出现,非裔女人极力宣传炒面的美味,可以免费吃面、金钱是部分原因。
C.姜东的中国面馆出现的两次转机都与非裔女人有关。第一次是非裔女人和儿子的吃面表演吸引了顾客,第二次是非裔女人在电视上的宣传。
D.迈克新编的顺口歌中,“热心窝”一词体现出他对姜东的赞美和感激,还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对迈克的影响。
【2】文章多处描写生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非裔女人的叫嚷退钱,“姜东将她唤到厨房内”,答应退钱送面,进而提出自己的要求,通过动作、语言展现姜东机智、沉着的形象。
B.“直接用手抓来吃”“边说边用手往嘴里扒”通过动作上的细节描写,展现出非裔女人的夸张行为,引人注目。
C.“顿时垂下了眼,双手和嘴唇同时哆嗦,颤抖”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迈克偷钱被姜东看到后的紧张、愧疚。
D.通过“就被她拽上了车”中的“拽”字,可以感受到姜东的不情愿,由于迈克的忘恩负义,他并不想再看到非裔女人和迈克。
【3】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段落的作用。
【4】《小说林》评价此文“写出了复杂、有质感的人性”,“人性的复杂”体现在哪些人身上?“有质感的人性”指的又是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深秋季节的秋风,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并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后来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生活的回忆,其实两者都是借写游泳言志。
(2)《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胜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子·重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神女应无恙,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游泳》)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了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2)《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声音渲染气氛,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2)同是描写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一句描绘出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一句则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出江水的汹涌。
(3)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______”两句阐明教师的作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不愿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志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秋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琵琶曲由婉转流利到滞涩艰难的变化。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张十八所居
韩愈
君居泥沟上,沟浊萍青青。蛙讙桥未扫,蝉嘒①门长扃。
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端来问奇字,为我讲声形。
(注)①嘒(huì):拟声词,蝉叫声或乐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友人张十八居所的环境,虽是一条烂泥淤积的水沟,水面上却有着青青的浮萍。
B.青蛙在池塘声声欢叫,蝉儿在门前树上高鸣,张十八家门虽设而常关,写出了其闲适。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张十八不但官阶比一般官员高,而且写作诗文的水平也很高。
D.诗歌融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为一炉,没有太多华丽词藻,但写人写事高人一等。
【2】从诗歌尾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态度和品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
B. 秦王必说见臣 说:答应
C.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
D. 臣左手把其袖 把:抓住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可以表明荆轲勇而多谋的一组是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③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⑤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⑥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刺秦的“信物”而诱使樊於期自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龟甲木牍,到兽皮贝叶、线装卷轴,再到电子书籍,知识的呈现形式因时而异。进入数字时代,书的形式愈发多样,学习的方式也不拘于前。有人喜欢墨香的安然,有人钟情屏上的便捷;有人坚持埋头于卷帙浩繁,有人则习惯了即时刷取……
载体在变,方式在变,内容在变,但学习规律不会变。“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积累始终重要,“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刻苦永远关键。无论是书本、杂志,还是音频、影像,抑或是论道、问学,只要深入人心、启迪思考,就不失为好的学习。
请结合材料和自身体会,以“学习之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