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岁得帛千匹
A.舍相如广成传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B.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C.登高是古时的习俗,古人在重阳节这天要身佩茱萸,登上高处饮菊花酒来祈福消灾。
D.古人常借登高所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哲思,《登岳阳楼》《登鹳雀楼》属于这类作品。
3、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身处“多人重复实验失败”的质疑旋涡,但韩春雨依然侃侃而谈,并不时反问记者:“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
②德国人一向以刻板保守闻名,在德国有过购物经验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店员很少会亦步亦趋地跟着顾客,也不会陪着笑脸去主动地推销。
③中国人尤其是农民习惯于家乡的山山水水,不愿轻易背井离乡,对故乡的留恋,对既有生活方式的依赖,是许多农民不想进城的原因。
④在这么多的门类体系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发展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
⑤观察人士认为,安倍政权面临的难题堆积如山,如经济形势与修宪问题不确定因素就很多,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将看清安倍政权的本质。
⑥扬州市博物馆展出的“定窑人首摩羯形壶”,造型优美,做工精良,这千年前的工艺品竟有如此脱俗的审美情趣和精湛技艺,叹为观止。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壑(hè) 渚(zhǔ)清 萧(xiāo)条 环珮(pèi)
B. 潦(liáo)倒 千载(zài) 凋(diāo)零 露(lù)水
C. 霜鬓(bìng) 青冢(zhǒng) 单(chán)于 荆(jīng)门
D. 朔(sù)漠 省(xǐng)识 嗟(jiē)尔 暮砧(zhēn)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得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儿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了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
D.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我”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2】小说中的老舞蹈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的描写,体现了老舞蹈师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分析。
【4】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白部分。(只选3小题)
(1)客喜而笑,________。肴核既尽,_______。
(2)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举酒欲饮无管弦。
(3)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日削月割,_______。
(4)草创未就,__________,惜其不成,_______。
(5)关山难越,_________;萍水相逢,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忧国忧民,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用明喻和借喻手法写月光和树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阑干”一词多意,既有纵横交错的意思,亦可指栏杆。含有“阑干”一词的精彩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两方面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
(2)《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愿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南朝刘义隆急于建立 “_____________” 的功业,便轻率北伐,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典故,告诫当政者吸取教训,不要鲁莽从事。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
(2)《观沧海》中,诗人用“ , ”两句描写了水波荡漾,山石耸立的宏阔之境。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 , ”两句指出与死亡相比,仁人志士更厌恶的是失去做人的道义,所以在面对祸患的时候他们能慷慨赴难。
(4)孟子在“ , ”两句中指出那些能舍生取义的人有比生命更高的追求,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
(5)“ , ”两句表达了“不合道义的财富绝不能接受”的金钱观。
(6)《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河面桥梁的两句是“ , ”。
(7)“ , ”两句点明了阿房宫中的宫人曾经的身份。
(8)《阿房宫赋》中以比喻的手法表现秦朝贵族对从六国搜刮来的金银财宝挥霍无度,且随意抛弃的三句“ , , ”。
(9) ,用之如泥沙?
(10)《论语》中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盘庚的行事准则及原因,也是王安石刚决精神的体现。
(2)《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士”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肩负使命,路途遥远。
(3)澄江,即清澈的江水,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景象廓大、气象恢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词结构布局缜密,前有“离忧”,后写“登楼”相印证,上片写“泪难收”,下片即有“便作春江都是泪”相呼应。
B.秦词中用“韶华不为少年留”一句,抒发了词人对于人生苦短的感慨,词的结尾化无形为有形,旨在强化这种情感。
C.赵词中“劝君莫惜花前醉”化用唐代无名氏的诗句“劝君莫惜金缕衣”,词人感慨花易凋谢,人易白头,所以劝说世人及时行乐。
D.赵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但求美酒相伴的洒脱放达,同时也表达了词人想要挣脱俗事拘束,渴望纵情山水的志趣追求。
【2】请比较两首词,谈谈词人在“花”这一意象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习堂记
(明)许孚远
不佞远抚闽①之二年,因怀安废学葺为书院,名之曰共学书院,俾闽士有志于圣贤之学者咸可入也。其明伦堂,易名“时习”,遵先师“学而时习之”之训也。
夫《鲁论》开卷第一义,在此一言,学者靡不童而诵说之矣。及问其所学何事,或茫然不省,亦有语之而不详者。何与?盖天命之性,人为全;人之所以首出乎庶物者,学为大。学非性不因,性非学不尽,性无穷,学亦无穷。孔子所以十五而志学,学之终身而不厌者也。是故富贵而不学则骄淫,贫贱而不学则志慑,蒙稚而不学则愚,强壮而不学则僻,衰老而不学则耄。学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学也。是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者弗能弗措,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学之如此乎其力也。非忠信之言不敢道,非中庸之德不敢行,学之如此乎其淳也。视于无形,听于无声,终日乾乾,斋戒以神明其德,学之如此乎其密也。不矜其能,不伐其功,若无若虚,如覆如载,学之如此乎其量也。学乎学乎,岂易言哉!或作焉,或辍焉,乍明焉,乍蔽焉,总不可以为学。故人必贵于学,学必贵于时习。日新之谓富有,盛德之谓大业,由此其选也。此圣人所以教天下万世为学者之法程也。
然则时习之而说者何?学以复吾之性,则天全而志得,所谓礼义之悦心,犹刍豢之悦口者也。然则朋友而乐者何?性非有我之所得私,必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而后可以成吾一体之仁也,此其所以乐也,独学不可谓之学也。然则人不知而不愠者何?学以为己而不为人。遇有通塞性无加损此其所以不愠也有愠不得谓之君子也乐且不愠乃称纯学,此六经、《语》《孟》所载古之圣贤学问渊源,历历可考也。
嗟乎!道在天下,如日中天,圣训洋洋,万古为则。学不山斯道,如康庄而堕坑堑中,弃中国而之四夷也。有志于学者,辨之可以不早辨耶?余故特著其说,以诏闽之多士,所以诏天下之为学者,必时习乎孔子之学而后可也。
(选自明刘鳞长《浙学宗传》,有删减)
(注)①抚闽:万历二十年,许孚远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所以首出乎庶物者 庶物:众物,万物。
B.终日乾乾 乾乾:自强不息。
C.不矜其能。 矜:怜惜。
D.犹刍豢之悦口者也 刍豢:牛羊猪狗等牲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问其所学何事 其正色邪
B.学之如此乎其密也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必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登高而招
D.以诏闽之多士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首提出对当地士人的期盼,表达对先师的追慕,接着对学而不明、学而不精者表示赞同与理解,态度鲜明,情感突出。
B.第二段就“学”对于修己的重要性,从“力“淳”“密”“量”四个方面进行铺陈,展开分析,内容丰实,语势极强
C.第三段从“悦”“乐”“愠”三方面入手谈学说,“悦”是保全天性、实现志向;“乐”是教英才、成仁德;“不愠”,则是学无弊端,归于正道。
D.全文夹叙夹议,叙述简洁,议论深刻,开头讲述“时习堂”得名来由,中间围绕“时习”展开论说,结尾点明“时习”的意义。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遇有通塞性无加损此其所以不愠也有愠不得谓之君子也乐且不愠乃称纯学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名之曰共学书院,俾闽士有志于圣贤之学者咸可入也。
(2)学不由斯道,如舍康庄而堕坑堑中,弃中国而之四夷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是一个国家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是反映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这两年,语言生活图景多彩斑斓。围绕垃圾分类产生的指示牌、表情包等语言产品助力社会治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用清新通俗、年轻化和个性化的语言传递主流声音;“我和我的祖国”“学习强国”“5G元年”等新词语、流行语映刻时代印迹,折射家国情怀。
《语言与生活》杂志社将举办以“新时代,新语言”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征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