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镇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组图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A.图(a)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B.图(b)猪纹陶器

    C.图(c)粟和装粟的陶罐

    D.图(d)轩辕庙

  • 2、汉代王充曾这样评价某一历史事件:“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强调了(     

    A.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B.商鞅变法成就巨大

    C.春秋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尊王攘夷”

  • 3、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 4、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一制度是(     

    A.奴隶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5、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 —《伤寒杂病论》

    C. 张角太平道   D. 张陵五斗米道

  • 6、近代某条约第七款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该条约的签订(     

    A.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7、《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 8、“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假如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来了解、学习、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你会研习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主张?

    ①孔子       ②孟子       ③韩非子     ④墨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_____的正式确立。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1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C.隋炀帝长期的励精图治

    D.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

  • 11、“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

  • 12、下面是小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国人暴动 D.西周灭亡

  • 13、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

    B.唐朝首创这一制度

    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 14、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焚书令的建议人是

    A.蒙恬 B.李斯 C.白起   D.廉颇

     

  • 15、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

    A.约300万年

    B.约170万年

    C.约70万-20万年

    D.约3万年

  • 16、下列考古图片再现了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状况,由图可得出的信息是

    ①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②出现农作物的种植

    ③反映了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④已经开始出现了家畜饲养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7、下列有关“北京人”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始养殖家畜   B. 使用打制石器

    C. 开始烧制陶器   D. 开始培植农作物

  • 18、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上述这些材料都说明了当时(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工商业的繁荣

    D.科技文化的兴盛

  • 1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该机构隶属于(     

    A.安西都护府

    B.辽阳行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 20、从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基本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政权并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它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______(人物);东汉时,______(人物)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 22、____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发现,它的发现证明____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

  • 23、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 24、清朝_____创作的__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25、三过家门而不入,悉心治水的著名历史人物是______

     

  • 26、____奉命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往来;李冰主持修建了____,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 28、_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________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 29、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是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人最早掌握人工取火。

  • 30、

    时间

    重大事件

    1949年10月

    ( )

    1956年底

    ( )

    1978年底

    ( )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A.禹

    a.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

    B.桀

    b.将都城迁到殷

    C.汤

    c.夏朝的第一个国君

    D.盘庚

    d.商朝的建立者

    E.纣

    e.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尧、舜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4)原始农耕时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是《丝绸之路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路线填充完整:①是____;②是_____。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衔接,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2)依据材料二图片和文字,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该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