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淮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 2、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 3、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

    A.严刑骏法

    B.重视农业发展

    C.优先发展商业

    D.休养生息

  • 4、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时大多年幼,以致大权旁落,造成严重的政局混乱。其突出表现是

    A.地方反叛中央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迁都频繁

    D.少数民族入侵

  • 5、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主张恢复井田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制度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 6、图中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A.红山遗址

    B.大汉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7、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A. 周天子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 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 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 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 8、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

  • 9、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A. 《九章算术》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D. 《兰亭集序》

  • 1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A.鉴真

    B.玄奘

    C.法显

    D.释迦牟尼

  • 11、下列人物中,在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A.陈胜

    B.秦始皇

    C.曹操

    D.汉高祖

  • 12、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A.王羲之

    B.祖冲之

    C.华佗

    D.蔡伦

  • 13、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仪式上的公祭鼎举世瞩目。你知道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铸造于我国古代哪个时期吗?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14、三国时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 15、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上述思想学说的主张者是(     

    A.荀子

    B.孟子

    C.老子

    D.孔子

  • 17、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A. 统治者的重视   B. 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C. 军事上的需要   D. 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 18、陈星同学要了解尧舜禹时代的生活状况,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A神话传说

    B文字记载  

    C影视作品  

    D考古发现

     

  • 19、“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

    A. 蕃市   B. 市舶司   C. 蕃坊   D. 宣政院

     

  • 20、商鞅变法后,“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第十八年,车裂商君,灭商君之家;第二十六年,秦收复河西地区;第一百三十五年,六王毕,四海一。”这表明商鞅变法(     

    A.最终走向了失败

    B.改变了政治制度

    C.取得了巨大成效

    D.触犯了贵族利益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朝开始;汉武帝接受建议,____,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 22、下图是_____朝的_____

  • 2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采用“______”,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______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 24、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 25、蒙古国为加强对牧民的管理,实行__________;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____________;增设____________,专门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在地方,确立_________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26、唐朝时,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僧是(_____);明朝时(_____)(人物)率船队七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 27、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请正确填写民族对应的政权。

    ( )契丹族   A辽

    ( )女真族   B吐蕃

    ( )党项族   C金

    ( )藏族       D西夏

  • 28、汉语中的一些成语出自一些历史事件(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请把相关成语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

    A.阵前倒戈B.退避三舍C.破釜沉舟D.纸上谈兵E.围魏救赵F.卧薪尝胆

         )牧野之战(     )晋楚之争(     )吴越争霸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 29、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30、唐朝时期,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北宋司马光主编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主持修建都江堰的秦国蜀郡郡守——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4)改进造纸术东汉宦官——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景之治”担转了汉初以来经济凋敝,政局动荡的局面,代之以“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息”…“的安定,繁荣景象,莫定了西汉盛世的坚实基础。

    (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调敝、政局动荡的局面”?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给汉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标示出的实物是通过什么商路相互交流的?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条商路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