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这主要是削弱地方割据的
A.军事基础
B.政治基础
C.经济基础
D.文化基础
2、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A.苏轼
B.关汉卿
C.汤显祖
D.辛弃疾
3、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他”是
A.孔子 B.司马谈 C.班固 D.司马迁
4、如果把唐朝的兴衰过程看作一个抛物线形状,如图所示,那么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朱温建立后梁
D.五代十国
5、下表是某同学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A.设厂卫特务机构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建立行省制度
D.设立军机处
6、夏阳阳同学因姓夏而对夏朝历史特别感兴趣,但因为粗心,在整理笔记时出现了一个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A.夏朝建立于公元2070年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夏朝建立标志着国家产生
7、秦朝时修建了哪一工程,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A.灵渠
B.都江堰
C.长城
D.京杭运河
8、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出现皇帝称号的朝代是( )
A.汉朝
B.秦朝
C.商朝
D.晋朝
9、如图是一幅与秦朝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之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城濮之战
10、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舜禹尧
B.禹舜尧
C.尧禹舜
D.尧舜禹
11、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12、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的朝代是
A. 西晋
B. 东晋
C. 前秦
D. 南朝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文天祥以诗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哪一政权的军队时的毫不畏惧( )
A.辽
B.西夏
C.金
D.元朝
14、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A.170万年前 B.70万年—20万年前 C.3万年前 D.7000年前
1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是(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16、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出土的原始社会晚期文物
C.毛公鼎铭文 D.司马迁的《史记》
17、他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医学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人尊为“医圣”。他指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8、《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国并行制
C.确立禅让制
D.建立县制
19、“一块石碑竖不起功德,几行文字书不尽人生始末,千秋功罪任由后人评说……寥寥几行文字又如何评说一代女皇一生求索的坎坷!”如果让你为“女皇”作一简要评价,以彰显其主要功绩,你会选择
A.重视生产,发展经济
B.开凿运河,巩固统治
C.重用酷吏,打击对手
D.整顿吏治,重用贤能
20、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上也不再世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地方控制
B.削弱周王室势力
C.拓展周王朝疆域
D.促进诸侯间交流
21、“兼爱、非攻”是战国_____的思想。
22、秦始皇北击匈奴所派的大将是:______。
23、下图显示的是 ( ) ,生活在距今 ( ) 年前,使用的工具是 ( ) 。
24、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
(1)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______(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疆域极其庞大、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元朝时期不同民族人口大规模流动,在长期杂居相处和互相通婚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
(3)“(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是《元史地理志》中的一段话。当时的元朝为了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________(制度)。
(4)______兵败被俘,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他被关押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他被押往刑场后面南而拜,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5)元朝时设置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25、根据提示列举相关城市。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2)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
(3)北宋的都城——
(4)西夏的都城——
26、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这次盟约称_______。
27、将下面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朝代 | 建立者 | 建立时间 | 都城 | 亡国之君 |
夏 | ________ | ________ | 阳城 | ________ |
商 | ________ | ________ | 亳 | ________ |
西周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8、(题文)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
29、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史实。
(1)尧舜禹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_____
(2)刘邦项羽争夺帝位,历时四年的战争_______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战役______
30、唐太宗时知人善用,人才辈出,如人称“房谋杜断”中的__和__.
31、将右侧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使下列政权与少数民族相匹配
A.元 ______ ①契丹族
B.辽 ______ ②党项族
C.西夏 ______ ③女真族
D.金 ______ ④蒙古族
E.清 ______ ⑤ 满
32、列举开创文景之治局面的两位汉朝皇帝
33、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千古兴亡话隋朝”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吧。
材料一:全国统一后,隋文帝说:“方今区宇一家,烟火万里,百姓又安,四夷宾服”。
材料二:相传隋朝时,扬州开了一种十分绮丽的花---琼花。隋炀帝听说了它的美丽后,就决定去赏花。于是他动用大量人力,开通了著名的隋朝大运河,并乘豪华龙舟前往。可是琼花讨厌这位暴虐的君主,他来时就自行败落,不让隋炀帝看。
材料三:他生活靡费,时常外出巡游,极其铺张浪费,沿途百姓深受其扰,苦不堪言。又三次出动百万大军,远征高丽,繁重的劳役、兵役,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隋朝统治就此结束。
(1)隋文帝在哪一年统一了全国?根据材料一,隋文帝统一全国受到了许多中外学者的赞扬,为什么?
(2)相传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你赞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3)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回答他成为亡国之君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