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你不可能经历的有( )
①闲暇之余,为强身健体,练习“五禽戏” ②七夕节听孔尚任编写的昆曲《桃花扇》
③阅读神话小说《西游记》 ④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
⑤酒酣之时与朋友吟唐诗、聊《红楼梦》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⑤
2、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底部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诗经·荡》中讽刺周厉王暴虐说:“内避于中国,覃及鬼方。”这说明文物( )
A.能够完全反映历史真实
B.比文献记载更加真实
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
D.可与文献资料相印证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A.瓦子
B.榷场
C.草市
D.勾栏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
A. 西汉 B. 隋朝 C. 东汉 D. 秦
5、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以下能作为这一历史事实最有力的证据的是
A.粗糙的石器工具
B.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C.大量用火的遗迹
D.大量的炭屑和烧骨
6、《汉书》记载,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死者过半”。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局势,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
B.大兴土木
C.以商为本
D.休养生息
7、《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以法家思想治国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崇儒家学说
D.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8、《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在下列哪种材料上
A. 鹿皮和虎皮
B. 龟甲和兽骨
C. 青铜器
D. 树皮
9、春秋时期我国农耕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 )
A.分封制瓦解
B.井田制崩溃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郡县制确立
10、商朝又被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牧野之战 D.分封诸侯
11、某学习小组准备在假期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陕西蓝田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河姆渡
12、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原因是
A.绘画的艺术
B.雕塑艺术
C.佛教的传播
D.社会稳定
14、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县制
15、中国人形容某地富庶时,用的词往往是“江南”,如“塞上江南”。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B. 气候温暖
C. 兴修水利
D. 土地肥沃,便于耕种
1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7、在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中,主要种植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18、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陇西
19、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
A.民族交融 B.北方统一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20、如下图是唐初画家阎立本的名画《步辇图》,它的取材与以下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A. 文成公主入藏
B. 昭君出塞
C. 马可波罗来华
D. 土尔扈特东归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成就。
(1)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2)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3)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是:——
(4)宋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5)隋朝时期开创的选官制度——
(6)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灌溉工具——
(7)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8)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2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洛阳;
(2)实行___政策:说汉语;穿汉服;改_____;鼓励与汉族联姻;用____,学汉礼。
23、商鞅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______;公元前119年的______,是西汉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经过这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25、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26、1915年我们思想领域迎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7、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 )。
28、宋朝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_________,并设有“蕃市”“蕃学”。
29、
上图人物是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 》一书。
30、202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度过了她的六百岁生日,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皇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项目。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年少。”
材料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它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2)唐朝哪三位皇帝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完善?
(3)结合所学知识你知道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查察哪些能力?
(4)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