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盐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战国初期,晋国被

    A.齐、燕、赵三家瓜分 B.赵、魏、秦三家瓜分

    C.燕、韩、赵三家瓜分 D.韩、赵、魏三家瓜分

  • 2、《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地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隋炀帝认识到南方快速发展的经济已经成为隋王朝的重要支撑。鉴于此,隋炀帝(     

    A.派军灭了南方陈朝

    B.开通了南北大运河

    C.兴建了东都洛阳城

    D.统一了南北度量衡

  • 3、揭示历史奥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在探寻中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时,可以用以直接佐证的材料应该是(      

    A.相关图片

    B.人体化石

    C.文献典籍

    D.口传史料

  • 4、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B.数学钱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C.英语孙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颇有道家风范

    D.政治李老师鼓励互利互爱,生活节俭,深受法家影响

  • 5、春秋战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春秋战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这是西汉哪两位皇帝在位时的主张

    A.汉文帝、汉景帝

    B.汉高祖、汉文帝

    C.汉高祖、汉景帝

    D.汉高祖、汉武帝

  • 7、“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上述材料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下发的诏令(    

    A.唐太宗

    B.明太祖

    C.明成祖

    D.乾隆帝

  • 8、“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 9、“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非汉、唐可比,固知赵氏之祀安于泰山。” 材料中的太祖是(     

    A.李渊

    B.赵匡胤

    C.赵构

    D.忽必烈

  • 10、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 的格局,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之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南方人口增多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 11、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2、下图这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模仿了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它的发明者是

    A.黄帝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 13、历史上,人们常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归类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C.他们都开创了新的社会制度

    D.他们都实行非常残暴的统治

  • 14、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注重“以德化民”,减轻农民负责,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少有的盛世局面。历史上将其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 15、奴隶制虽然十分残酷,但它取代原始公有制是历史的进步,根本原因是

    A.国家的产生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B.启继禹位,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C.这种制度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D.奴隶制的残酷性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 16、为了方便学习,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 17、我国早期人类中,已经学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的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 18、下面是课堂上两位同学表演的历史剧台词(片断)。仔细阅读后,你会知道这个短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曰未了,则国无宁事,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小华:“能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乃臣毕生所愿,定当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孝文帝迁都

    C. 商鞅变法

    D. 大泽乡起义

  • 19、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 20、唐太宗统治时期,敢于直言,被唐太宗誉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名臣是(     

    A.魏征

    B.宋璟

    C.房玄龄

    D.姚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学家

    (1)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__________________

    (2)创造了“六月飞雪”的元代杂剧作家__________________

    (3)创造了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__

  • 22、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

  • 23、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

     

  • 24、探究三.经济发展篇。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领域

    发展成就

    集中发展区域

    农业

    谚语:①

    苏州、湖州、常州等

    手工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②成为著名的瓷都 

    四川、江浙地区

    商业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宋代海船配备④,政府设置⑤(机构)管辖海外贸易 

    东南沿海地区

  • 25、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到晋惠帝在位时皇族内部爆发了“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383年,前秦政权进攻东晋,双方经过________(战役)的较量后获胜的东晋取得了暂时的稳定。

  • 26、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年号____

     

  • 27、八王之乱的原因:______大封同姓诸王,又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势力日益强大。

  • 28、581年,杨坚夺取______政权,建立隋朝;618年,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______称帝,建立唐朝。

  • 29、意义:______________的使用对于生产力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从______时代推进到_______时代。

  • 30、光武帝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法治”用“刑罚”统治

    兵家 “仁”、为政以德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次著名战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

    材料二: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三: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材料一中“东汉末年分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就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2)材料二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三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