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2、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群体或个人 | 捐献战斗机(架) |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 1 |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 2 |
豫剧演员常香玉 | 1 |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 1 |
…… | …… |
全国总计 | 3710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土地革命
3、下表是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和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它说明( )
国家 工业指标 | 美国 | 中国 | 印度 |
人均钢产量(公斤) | 538.3 | 2.37 | 4 |
人均发电量(千瓦时) | 2949 | 2.76 | 10.9 |
A.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
B.我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门类不齐全
4、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B.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这反映的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旅顺大屠杀
6、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一些做法被诬为“二月逆流”,因为这些革命家
A.反对毛泽东思想 B.批评“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
C.批判刘少奇 D.拥护“文化大革命”
7、“改革开放富起来”是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变化和进步的切身感受,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8、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人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 张三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 李四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在山海关
C. 王五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 赵六在广州的一家洋行里做买办
9、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书局
D.外文出版社
10、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市场有风险,这是竞争的结果 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
C.在多重挤压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 D.“实业救国”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1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各项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下列成就中,属于10年经济建设成就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大庆油田 ④南京长江大桥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1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促使太平天国运动
A.开始兴起
B.达到顶峰
C.由盛转衰
D.最后崩塌
13、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 )
A. 郎平 B. 容国团 C. 许海峰 D. 杨利伟
14、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5、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A.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
B.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C.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最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救亡图存
D.三民主义
17、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两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推翻清朝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挽救民族危亡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8、“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意味着( )
A.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西藏消除绝对贫困
D.西藏摆脱殖民统治
20、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21、后果:_____叛国投敌,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在1941年制造了“皖南事变”。
22、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的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是 :-------------------
(2).改革开放的时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
23、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24、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五四运动的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⑦_____、陆宗舆、章宗祥。
26、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战役名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A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B
(3)这次战争的各个战役在地域上有何特点?
27、三大改造过程中,农业合作化开始实行______的原则,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
28、请填写下列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2)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3)因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9、根据下列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 三个军阀。
(2)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0、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_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31、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5)感悟: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历史的影响中,你能总结出什么道理?
32、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什么?
(2)王进喜为哪个油田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3)什么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什么?
(4)请写出1990年建立起来的开发区一例。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应该怎么做?
33、90年多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从此放射出 第一缕绚丽的曙光,有了正确的航向。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答出三方面即可)
(2)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篇】
材料一
(1)图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二条约中哪一内容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朝廷”?
【抗争篇】
材料二 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己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尚有无穷希望。
——《瓦德西拳乱笔记》
(2)材料二“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指什么事件?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探索篇】
材料三 在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中国陷入屈辱、仿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決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材料三所述“自救之路”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4)材料四中“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什么?本次运动的重要阵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