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京)正式宣布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这则材料表明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
B. 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加速到来
C. 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D. 国共两党分歧根本消除
2、“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1953—1957年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十九大报告:“……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建立经济特区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
6、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
A.大力发展农业
B.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D.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7、在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张謇
B.荣德生
C.张德榜
D.张之洞
8、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曾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的是( )
A. 琦善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洪秀全
9、《中国简史》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C.四者都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10、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1、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央红军长征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
A.遵义会议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突破腊子口
12、《一站到底》节目主持人给正在参赛的选手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下列近代交通工具,最先传入中国的是( )
A. 轮船、汽车 B. 飞机、火车
C. 汽车、飞机 D. 轮船、火车
13、“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14、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南京市。下列有关太平天国与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洪秀全在南京创立“拜上帝会”
B.洪秀全在南京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C.太平天国起义首先在南京爆发
D.太平天国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15、传说炎帝教民开垦土地,种植五谷和蔬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
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
C.掌握冶铁技术 D.实行分封制度
16、今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65周年,从此,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6年
17、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的中共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叶挺
18、19世纪90年代,一场战役结束之后,光绪皇帝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祭奠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一位清军将领。光绪皇帝哀悼的是
A.徐邦道
B.丁汝昌
C.邓世昌
D.左宝贵
19、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太岳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D. 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20、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但丁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21、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2、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3、1839年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1年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4、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制作的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的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25、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6、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___。
27、百日维新的时间、标志:________年6月,________颁布________诏书,实行变法
28、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___________;日军在____________制造了大屠杀。
29、战果:第一阶段:粉碎了国民党军的__________;第二阶段:转战陕北,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_______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歼灭国民党 __________,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0、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197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军事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请写出他的名字和事迹?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说出抗美援朝的目的。归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并简述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你认为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近代以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你认为中国人最需要学习西方的哪一方面?为了学习这一方面,什么运动兴起?
(3)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吗?请说说理由。
34、图片记录着历史。下列图片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筹备到成立再到巩固的历程。从 请仔细阅读图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 一次重要的会议
图二 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开国大典)
图三《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关于和平解决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
(1)图一(共同纲领)所示文件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那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在哪一年颁布的?
(2)图二所示事件发生于何时(年月日)?为什么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
(3)图三中“协议”的签订有何意义?
(4)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巩固的历程,请列举三件有利于新中国巩固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