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圆满发射。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八号
2、“它”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以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材料中的“它”是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3、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天,直到现在美洲十几个国家都把这一天定为“美洲发现日”予以纪念。与这一纪念日有关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4、某历史学习论坛拟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根据右表提供的资源,判断该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的是( )
资源 | 名称 |
视频 | 《秋收起义》《建军大业》 |
图片 | 《八七会议旧址》《井冈山会师》 |
文献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人毛泽东》 |
A.国共两党合作
B.工农武装割据
C.北伐胜利进军
D.军阀割据混战
5、某同学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加入共青团组织.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6、《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7、《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为此,某中学开展禁毒知识竞赛,其中一道题为:“中国近代史上禁毒第一人是__________。”其正确答案是
A.李鸿章
B.关天培
C.林则徐
D.左宗棠
8、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戊戌变法一—《时务报》
B.辛亥革命——《民报》
C.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
D.洋务运动——《国闻报》
9、下图是由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下列历史事件中,与该校徽反映的历史没有关系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自1979年至2002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315.18亿美元。其中,1979~1989年,深圳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1979~1999年的20年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材料说明( )
A.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中国利用外资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中国对内改革成就有效地吸引了外资
D.中国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外资
11、下列内容可以证明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有
①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②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北京烧杀抢掠
③发动九一八事变
④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13、某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你认为应该去哪一个城市?( )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D.武汉
14、古埃及的什么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象形文字
D.小篆
15、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下列选项与该“学习内容”直接有关的是( )
◎日军:炸毁柳条湖地区一段路轨,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占领沈阳。 ◎共产党: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D.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6、从全国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总兵力的78%-9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中国仍然抗击着日本总兵力的34%-69%。这表明中国战场( )
A.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B.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C.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D.最早结束二战的战事
17、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 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变法通议》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天朝田亩制度》
19、”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和这句诗有关联,且因发现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青蒿素
B.袁隆平
C.屠呦呦
D.维生素
20、1906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安庆起义
B.绍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萍浏醴起义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________
(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底,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2、1952年底, 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
23、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要战役——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2)天京事变后被迫出走的太平天国将领——
(3)收付新疆的洋务派地方代表——
(4)表示“不甘心作亡国之君”清朝皇帝——
2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按下列提示探究问题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
(1)中国近代史上台湾问题的有关史实回顾:
1895年《( )》签订,台湾割让给( );1945年( )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年,( )(原因),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现状。
(2)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①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是( )。
②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实行“( )” ;同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③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1991年,两岸分别成立“( )”和“( )”(民间组织)负责两岸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⑤1992年,两会各自以口头的方式达成了共识,称为“( )”。
⑥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⑦2005年,( )访问大陆。
⑧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与( )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综上所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风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3)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详细时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经过( )两国共同努力,于( )(详细时间),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4)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阐述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5)概述港澳回归的重大意义?
26、近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率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为实现国家统一,_________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率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使祖国统一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27、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
28、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_____(地名)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5年底,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事件)爆发。
2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防、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就。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 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交接入列。
30、1894年,致远舰管带 ______ 在黄海海战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31、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性质如何?
(2)中共一大上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联系所学知识,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2、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请回答:
(1)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1919年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学生的爱国运动,请写出这场著名运动的名称?该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国共两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重大贡献,请分别列举国民党、共产党在军事上的贡献一例加以说明。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什么事件?其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4、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年代尺中A处事件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释】
材料二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2)材料二呈现的是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讨论戊戌变法时阐述的几种主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史料实证】
材料三 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的理由。
【唯物史观】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
【家国情怀】
材料五下图
(5)上图人物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