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绥化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在建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①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

    ②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

    ③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④它们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旅夜书怀》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诗人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周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___________。诗的前半部分写“旅夜”的情景,_________;后半部分“书怀”,_________,_________。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①抒发自己因年老多病而失去官职

    ②全诗流露了诗人的奔波不遇之情

    ③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④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 3、在云南有一种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的“云腿”,它是云南的著名美食之一,它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这种美食产自(  

    A.宣威 B.玉溪 C.昆明 D.大理

  •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上“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仲尼父。

    B.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后又借指官爵。

    C.“增峻城隍”,“”原指护城河,“”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儒家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D.尚书省是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

    B.在古人类时期,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个道理。

    C.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D.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

    B.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

    C.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代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D.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说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B.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C.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D.中国、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可以推断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自己沉醉在钱塘湖美景之中,流连忘返,满怀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周瑜战场上指挥从容,建立赫赫战功,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

    (3)“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最后在精神上到达了豁达而又超脱的境界,从而忘记了空间也忘记了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两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柱”比田间农夫。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的怀抱。

    (3)古诗词中有很多含有“自”或“空”的诗句,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古仁人不论身处何位,都是忧国忧民的.

    (2)《蜀道难》一诗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剑阁地势之险要。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选自屈原《涉江》,有删节)

    1“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写诗人因地点生疏迷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2最后一段是全诗的总结,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

    B.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机:机会。

    C.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远。

    D. 阮籍猖狂 再:狂放,不拘礼法。

    2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课文名句,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你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是,志士能人命途多舛者多矣,“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你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B. 胜者诚可敬,失败者亦未必可悲。周恩来有诗曰,“难酬蹈海亦英雄”;王勃有句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些诗句说明,英雄是成功者的奖品,更是坚毅者的封号。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人在逆境中也不一定就得垂头丧气、无能为力,“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D. 有人觉得自己就这样的基础,要想将来学有所成不太可能,不如趁早解放自己。错矣,“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只要努力,一切都来得及。

    3对文中的典故,下列各项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借诗人曹植、王安石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

    B. “奉宣室以何年”是借贾谊的事迹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同时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中的两个典故分别出自《晋书·吴隐之传》和《庄子·外物篇》,意在表明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自己处境艰难但却能自得其乐。

    D.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想效仿阮籍以不拘礼节的狂放来宣泄自己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的消极行为,有力求振作自强,自慰自勉之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风起云涌的时局中成立,推动社会变革的领袖们,恰是当年最“潮”的新青年,他们搞思潮、办杂志、领导学生运动……彰显出强大而积极的生命力。最艰难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相信与仰望。真正有价值的信仰,需要内心有超越的、高远的、伟大的信念。每一个时代的进步,都少不了有信仰的新青年。

    明月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将录制《信仰浪奔》纪录片,以展现当代青年人的信仰对时代力量的铸就。其中一段是作为新大学生的你的入学发言,请写下你的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身份,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