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说明木炭主要成分具有还原性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已经开始了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SiO2
B.AlO
C.Al2O3
D.Fe3O4
3、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雪碧
C.酱油
D.蒸馏水
4、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做法 | 解释 |
A |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地方必须严禁烟火 | 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 |
B | 煤炉生火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 | 为了降低煤的着火点,使其更易燃烧 |
C | 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需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 增加氧气的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
D |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 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有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而且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 |
A.A
B.B
C.C
D.D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测定溶液的pH
D.称量固体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B |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较大 | 碳原子结构不同 |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D |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 都含有相同原子 |
A.A
B.B
C.C
D.D
7、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下图是工业上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和D都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A和B的粒子个数比是1:1
C.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D.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0:3
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防止爆炸
C.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9、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观察颜色区分黄金和黄铜
B.用点燃方法除去CO2中的CO
C.用量筒量取6.85mL蒸馏水
D.用水来区别NH4NO3和NaOH两种固体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利用该性质使其与赤铁矿反应来炼铁
1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涉及3种氧化物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3:1
C.反应前后纳米纤维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该反应为解决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12、高铁动车与电路之间采用石墨电刷进行连接,石墨作电刷所利用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可燃性
C.质软
D.还原性
1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通电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b>a
D.制取并检验H2
14、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相关解释 |
A |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
B | 在阳光较好的地方晾晒湿衣服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
C | 不能用钢丝刷擦洗铝制品表面 | 铝制品表面有致密氧化膜保护 |
D |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
A.A
B.B
C.C
D.D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A.P+O2P2O5
B.C+2O CO2
C.Mg2+O2MgO
D.3Fe+2O2Fe3O4
16、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则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7、古代唐镜表面有一层耐腐蚀的二氧化锡(SnO2)。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4
18、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的质量
B.丙是生成物,且丙一定是化合物
C.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
D.丁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
19、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40.0g
D.元素符号为Ce
20、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 劳动实践 | 化学知识 |
A |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 石墨有导电性 |
B | 回收铝制易拉罐 | 铝易与氧气反应 |
C |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 防止铁生锈 |
D |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 天然气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 |
A.A
B.B
C.C
D.D
21、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
22、2023年 12月 1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下列火箭发射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吊装上塔
B.瞄准定位
C.关闭舱门
D.点火发射
23、下列图像符合相应实验过程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过量的稀硫酸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向一定量的MnO2中逐渐加入H2O2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Zn粉
2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D.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
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0 | 0.3 | 4.8 | 2.8 |
反应后质量/g | 3.2 | 待测 | 8 | 6.4 |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若构成丙、丁的元素不同,则甲一定是化合物
26、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烧水
B.撬开茶饼
C.过滤茶汤
D.闻香品茶
27、如图为硫的价类图,纵坐标表示硫的化合价,横坐标表示含硫物质的类别,例如:C点可表示+4价硫元素的氧化物(SO2)。
(1)A点表示的物质中,阴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2)B点表示的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
(3)D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4)C点表示的物质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则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8、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29、写出下列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 ____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 ___
3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用化学符号填空或解释化学符号:
①钙元素__________;
②2个氮分子: _________;
③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④3个铁离子:_________;
⑤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⑥氧化铝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⑦CCl4读作___________。
(2)如图为某琥珀酸亚铁口服片的说明书,请计算:
①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②琥珀酸亚铁中氢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③按说明书服用,成人每天最多可以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只列计算式)。
31、新型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如图),帮助村民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技术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此技术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2、2014年APEC峰会于11月10﹣11日在北京举行,为了使被雾霾困扰多日的北京重现蓝天,附近多个省、市实行了城区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如图是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城.
(1)雾霾多出现于冬季,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点);
(2)防“霾”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3)除“机动车限行”外,请你再提出一条治理“雾霾”的合理建议 (写一点);
(4)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 、 、NO2、O3(臭氧).
33、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玻璃车窗 B.镁铝合金车体 C.塑料小桌板 D.涤纶座套
(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3)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可达到700 ℃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____等特性。
(4)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
(6)如图,将锌片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溶液的pH______(填“逐渐减小”“逐渐增大”或“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4、(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2个二氧化氮分子 ;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④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符号或数字的含义
①3CO2 “3” ,“2” ,
②中“+3”的含义 ;
35、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 3 种离子的结 构示意图.请回答系列问题:
钠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钠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6、人体缺乏____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填序号)。①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②新疆棉花③合成纤维手套
37、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白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2)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倒流至试管中,其原因是___。
(3)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___mL刻度线处。
3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写出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若用 E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 B、C 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 B 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______。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 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 选择的原因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序号)。
(5)若用 F 收集 CO2,要测量生成的 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明显影响(填“有”或“无”)。
39、2022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向某自来水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长期使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能灭火,根据这个事实说出其中所蕴含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40、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试计算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