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铜
B.高锰酸钾
C.矿泉水
D.氯化铵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对下列说法的思考正确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B.夏天喝冰镇碳酸饮料,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C.不能用铁器盛放波尔多液,是因为波尔多液能腐蚀铁制容器
D.古代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
3、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塑料袋中O2和CO2的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
B.曲线①表示CO2浓度的变化
C.50s时O2的浓度等于CO2的浓度
D.呼气时中塑料带内壁有水珠
4、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汤姆森发现电子
B.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道尔顿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可燃物爆炸是一种剧烈的燃烧,所以燃烧一定会爆炸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解反应一定有多种物质生成,所以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
D.电子是一种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6、石墨烯供暖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供暖技术,其主要材料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石墨烯的化学式为
A.C
B.C2H4
C.C60
D.H2CO3
7、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制取原理为:MnO2+4HCl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集氯气时需要尾气处理
B.反应前后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MnO2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制备Cl2与用双氧水制O2可采用相同发生装置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有气体、液氧
B.冰水混合物、海水
C.五氧化二磷、纯净的空气
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9、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科学严谨的态度、安全规范的操作是成功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固体
C.过滤黄泥水
D.闻气味
12、下图属于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3、下列图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高温加热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物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Cl溶液加入NaCl固体
C.等质量的铁粉、锌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电解水实验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14、生活中用到的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7
1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B.通过木条是否复燃,可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C.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热
D.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16、第24届冬奥会运用的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的。如图是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有4个电子层
B.核内中子数为31
C.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Ga3+
D.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比较黄铜与铜的硬度 | 用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 |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取样,滴加石蕊试液 | |
除去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
用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 |
A.A
B.B
C.C
D.D
18、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一定量铝粉加入到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B.溶液中硫酸镁完全反应,硫酸铜有剩余
C.反应后溶液质量增重
D.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镁、铝、铜
20、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将成为理想能源的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1:1
B.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是1:3
21、钠在人体内的作用巨大,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
C.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D.位于第二周期
2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可能不变
B.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4H12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7
2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B | 鉴别氮气和氧气 | 分别取样到两集气瓶中,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
C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点燃该混合气体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入明矾 |
A.A
B.B
C.C
D.D
24、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碳达峰”中的“碳”是指
A.碳元素
B.碳单质
C.二氧化碳
D.含碳物质
25、和政啤特果是临夏的独特山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粗纤维、维生素和钾、铁等。这里的“钾”指的是
A.钾原子
B.钾单质
C.钾元素
D.钾分子
26、每年的11月9日是我国的消防安全教育日。关于消防安全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粉厂和加油站应严禁烟火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为方便充电,手机充电器一直连接电源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27、迎香港回归,在《南京条约》议约地——南京下关区静海寺敲响了“警世钟”,铸造该钟采用的主要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此金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2)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
29、Ⅰ.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有关。
(2)厨房里关闭天然气灶阀门,火焰立即熄灭,此方法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3)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作用。
(4)皮蛋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但皮蛋往往带点苦涩的味道,这是因为它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因而吃皮蛋时,要加点_______(填“米酒”“食盐”或“食醋”)。
(5)小红发现铝制的置物篮表面灰蒙蒙的,准备用钢丝球打磨下,小花阻止她说铝制品耐腐蚀就是因为这层保护膜,形成这层保护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Ⅱ.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在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天宫”,三位航天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课”。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6)太空失重状态下把泡腾片插入水球的“泡腾片实验”,蓝色的水球内产生气泡。如图1所示。泡腾片中的主要成分如图2。其中泡腾片中柠檬酸发生反应:H3C6H5O7+3NaHCO3=Na3C6H5O7+3H2O+3X,X的化学式为_______ 。
(7)航天员在“天宫”中生活所需要的氧气来自于水的电解。化学小组按照图3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①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若B管中收集10mL的气体,则 A 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约______mL。
③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水的蒸馏
(8)水的净化再利用是天宫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措施。“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b.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
c.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水
d.椰壳活性炭可以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3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元素________;
(2)镁元素________;
(3)4Au__________;
(4)2个铜原子______;
(5)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
(6)7N2___________。
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二氧化碳②活性炭③氮气④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_;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
(3)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________;
32、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镁原子_____;
(2)2个硝酸根离子_____;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3、如图所示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该实验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订正________。
34、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负载佥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 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有__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5、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6、如图,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淡蓝色的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烧杯的内壁有水雾,说明燃烧产生了________,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
3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
(2)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8、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39、如何区分软水和硬水:____________________。
4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1)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优点是:______。
(2)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氮气约为五分之四。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