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诗词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白玉为床,金作马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Zn→Ag
B. NaNO3→NaCl
C.K2CO3→BaCO3
D. Na2CO3→NaOH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乙实验:只能验证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丙实验:验证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丁实验: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
B.木炭和焦炭
C.金刚石和碳60
D.冰和干冰
6、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脱离空间站
B.自由下落
C.外壳烧蚀
D.打开降落伞
7、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 常温下,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
B |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 打开瓶盖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 |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 |
A.A
B.B
C.C
D.D
8、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是我们从实验中获取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对各实验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9、“钙基固硫”是有效减少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方法之一。它是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燃烧时发生的反应:2CaO+2SO2+O2=2X,则生成物X中硫的化合价为
A.+2
B.+4
C.+6
D.+7
10、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Fe(Fe2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CuO混有炭粉 |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溶液混有CaCl2 |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D | CuSO4液(硫酸) |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1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关系紧密的是
A.核电荷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加热铜丝,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将带火星木条伸入5%过氧化氢溶液中,木条复燃
13、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作保护气,该气体是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4、下列从不同的化学观念对物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能用于制取氧气的物质,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分类观:空气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所以空气是混合物
C.结构观: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D.变化观:氮气经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液态,此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15、“垃圾分类我先行”,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矿泉水瓶、快递纸箱属于
A.
B.
C.
D.
16、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反应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B.NO
C.
D.
17、感冒灵成分中,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是治疗发热症状常用药之一,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中含有氧分子
B.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C8H9NO2属于混合物
D.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8:1
1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水
B.蒸馏自来水
C.研磨胆矾
D.人类呼吸
19、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天气有关的是
①森林砍伐 ②汽车尾气 ③燃放烟花爆竹④工业粉尘 ⑤煤炭燃烧 ⑥焚烧秸秆
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0、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A.NH4HCO3N2
NH3
B.焦炭 CO2
CO
C.Cu2(OH)2CO3 CO
H2CO3
D.Fe3O4Fe
FeCl3
21、下列对化学用语含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表示1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2H2O———表示2个水分子
C.2H———表示1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D.Na+———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1”省略不写
22、+3价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lCl
B.
C.
D.
23、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
(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说法错误的是
A.的核电荷数为6
B.的中子数为14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硫酸铜
26、晏几道《浣溪沙》中写道:“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花能熏到舞者的原因是
A.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种类变化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7、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1是过滤装置,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
(2)图2是一种净水装置,其中所放的黑色固体为________(写名称),该物质不仅可以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
(3)自来水经初步净化后还要进行杀菌消毒。实验小组查阅氯气杀菌消毒原理为:Cl2+H2O=X+HClO(次氯酸),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图3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5)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与硫酸铜反应_____。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
29、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 10mL量筒、⑨ 100mL量筒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相应的序号)。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 。
(4)量取8ml水用的仪器为 。
30、A、B、C都是教材上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1)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种类不变来推断水的组成。
(3)C实验可以推断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
3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来解释。
(1)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胃酸过多的病人们,胃液的pH 较常人偏______;服用含Al(OH)3的药物后,pH会变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能用盐酸除铁锈的原因是_______。
32、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
(1)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_____。
(2)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是_____,它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
33、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所以镁可以用于_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试液变红: _______,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
(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仓库储存碳酸氢铵时应注意________。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________。
34、已知在通常状况下A、D组 成元素相同,且A、D中有一种物质为水;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物质;C、E是无色气体。
(1)试根据下图关系推测:
A_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2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 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的药品。
(3)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砝码应该放在天平的 盘。
36、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如图可以判断,该实验小组同学实验操作是 。
A.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中
(2)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
(4)结合如图判断,30s时,溶液中溶质有_____,若此时滴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溶液____(填“不变色”或“变红色”)。
(5)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__。
3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3)实验室用A、E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氧气完成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收集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 30%双氧水的质量 | 加入水的体积 | 二氧化锰质量 | 收集时间 |
1 | 10g | 40 mL | 5g | 200秒 |
2 | 20g | 30 mL | 5g | 100秒 |
3 | 30g | 20 mL | 5g | 67秒 |
①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大,说明_________。
38、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里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性质的探究,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实验装置装备完毕,加入药品前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D中观察到蜡烛_____(填“上层”或“下层”)先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39、我们的生活须臾离不开空气,选择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填空:
(1)用字母A、B、C填空: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的___________性要强。A、还原B、氧化C、吸附
(3)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容易造成___________。
A、白色污染 B、温室效应 C、土壤污染 D、噪音污染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原理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1)挤出浓氨水,A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___________。设计 A、B 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2)100mL 的水与 100mL 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______________(填“﹤”、“﹥”、“﹦”)200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