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巴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2、下列关于戏剧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的要素有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舞台说明不是戏剧的要素之一。

    B.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C.戏剧重视故事情节的完整,强调戏剧冲突,因此会淡化人物在戏剧中的个性表现力。

    D.戏剧的语言就是指戏剧演员的台词。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乃弃黔首资敌国 ②损民益仇

    B.①然则是所重者在色、乐、珠玉   ②而所轻者在人民也

    C.①今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 ②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中的“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他们车乘的篷盖,此处代指使者。

    B.“公子即合符”中的“合符”:验证兵符相合。符,兵符,古代调兵的书信。

    C.“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中的“引公子就西阶”:古代迎宾,主人从东阶上,宾客从西阶上,以示尊敬。宾客若自谦降低身份,则与主人同从东阶升堂。

    D.“此五霸之伐也”中的“五霸”:即春秋时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 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支炙手可热的股票,即使“股神”连续三次减持也丝毫未减其锐气。

    ②这些遗老遗少,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仇恨一切变革,甘做封建社会的殉葬品。

    ③有的中间商从药农手中低价收购药材,囤积居奇,以哄抬药价从中渔利,损害药农利益。

    ④“一带一路”方兴未艾,广大海外华商参与其中的身影愈加活跃,他们发挥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⑤就个人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个建筑师,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⑥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⑦参加海选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⑦

    D.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看似已无甚价值,但其实不然。侠早已成为一种泛化的精神气概与处世风范,沉淀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侠文化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这从如今武侠文学、影视的高度繁荣可见一斑。笔者以为,无论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还是针砭矫正社会时弊,抑或塑造理想人格模式,侠的当代价值都是圭璧连城的。

    尽管侠文化一直是以一种反传统、反正统的文化存在,但历史已经证明一直盘踞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甚至是脆弱不堪的。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必然包蕴着多种面向。侠之于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武功超凡的英雄形象甚或是舍己为人的仁人义士的典范,而早已化作融合这一切的一种独特而丰满的民族文化人格的图腾,其所蕴涵的崇尚正义公平、自由进步、打破常规的思想价值,诚信重诺、见义勇为、不矜不傲的伦理精神,以及孤鸿烟月、断剑沧海、浊酒残阳的审美意蕴,都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品格,必将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

    侠从一开始就具有深刻的平民性,且在历史上几乎一以贯之,这也是其能深入社会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偏矫正的原因。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

    浮夸炫耀之风四处蔓延,究其本源,乃个体文化人格的偏颇与缺失。侠之“仗义疏财,赴人困厄,重诺守信,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精神气概与人格风范正是一剂对症的良药,试想如今不少骄奢淫逸的“富二代”如果能有些许真正的侠者气概,那他们能产生的正面能量将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中的散播,毕竟平民性才是其本质特点,聊可欣慰的是,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约略浮现出了侠的影子,或可视为侠心未泯的象征。

    归根到底,侠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人格而穿越千载。尽管中国传统上推崇儒、释、道合一的人格模式,但无论是儒家的仁和谦冲,还是道家的虚静无为,抑或佛家的明心见性,都无法触及理想人格模式的全部内涵。事实上,侠早已成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流品而与儒、道、佛并驾齐驱,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并不在此三家之下,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现了超越,尤其是在近世演化中所出现的明显的“儒侠互补”倾向,更是证明了侠在近代理想人格模式重构中的重要地位。而侠在当代的最大价值正是体现在对中国人传统人格的建设性重构之中,有侠参与构建的人格,才是一种更加健康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这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节选自吴靖《侠:一种文化人格的历史流变》)

    1下列对侠文化“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独特而不竭的精神动力”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儒家文化不是万能的,需要侠文化等其他文化样式提供新的前进动力。

    B. 当今中国虽经济发展、物质繁荣,但拜金享乐、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风四处蔓延,侠文化能够对这一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中华文明健康发展。

    C. 侠文化所蕴涵的思想价值、伦理精神和审美意蕴能够给中华文化提供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D. 侠文化的侠义与侠行在普罗大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在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侠文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了其他文化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下列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武侠文学、影视的高度繁荣使得侠的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有增无减,侠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产品而闪耀世界。

    B. 侠具有深刻的平民性,而且贯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其能深入社会肌理,进而针砭时弊、纠偏矫正的原因。

    C. 侠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国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约略浮现出了侠的影子,可视为侠心未泯的象征。

    D. 尽管侠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但它在道德实践、社会影响等诸层面同儒、道、佛三家一起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人格,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实现了超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当代中国,以前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价值仍存,早已成为一种泛化的精神气概与处世风范。

    B. 从当代文化价值角度来看,侠文化丰富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品格,必将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精神动力。

    C. 侠文化所具备的精神气概与人格风范是一剂对症的良药,是“侠”在当代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

    D. 侠在当代最大价值正是体现对中国人传统人格的建设性重构之中。只有侠参与构建的人格才是一种健康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对项羽拒渡乌江,唐宋诗人多有题咏,如杜收在《题乌江亭》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表现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李清照更是在《夏日绝句》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而项羽自己也在绝命词《垓下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績,只是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

  • 8、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师说》)

    (3)《过秦论》中作者在最后指出秦的过失是“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准备,如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________”出兵,虽有“________”之雄心,只怕会有“_______”的结局。

  •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写李密在祖母床前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2)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3)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4)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其二)》)

    (5)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

    (6)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7)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8)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老子》)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都阐述了善待百姓的重要性,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2)白居易《琵琶行》中善于借助“月”这一意象来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借“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又借“________”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

    (3)《曹刿论战》中,齐军大败之后,曹刿观察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远望齐军的队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决定“逐齐师”。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诗人。②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③茂陵:汉武帝陵。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魂销”即“销魂”,虽多形容悲伤愁苦,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悲喜交加之感。

    B.颔联上句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下句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

    C.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塞外归来人事沧桑的慨叹。

    D.尾联对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的描写,表露出苏武对天子刻薄寡恩的怨恨和无奈。

    【2】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做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火以入,入之愈,其进愈,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既其出,则或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于是余有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B.于是余有               叹:感慨

    C.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互相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火以入

    B.入之愈

    C.其进愈

    D.火尚足以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来而记者已少

    B.余力尚足以入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叙述前后洞概况,分别突出其“平旷”“奇绝”的不同环境特征。

    B.第二段重点抒写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说明治学必须有坚毅的探索精神。

    C.作者认为游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有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和他人的协助。

    D.作者借游山说明事理,心得十分深刻,远超游山这件事,具有普遍意义。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A.而且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常美丽的景象,常常在那危险遥远的地方。

    B.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C.而且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危险遥远的地方。

    D.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常美丽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细节常能反映文化差异。例如,一起吃饭,有的争先恐后地结账,有的则是AA制消费……细节间的文化差异,涉及古今中外,关系不同民族、人群。你是如何认识它的?

    要求:请写一封书信给朋友,表达你的想法。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