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不少
C.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形势乐观
D.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聚焦建设教育强国,总结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了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成就显著,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事关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关民族振兴伟业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国风舞蹈指舞者身穿传统服饰、配以传统妆容,以古风音乐为背景,表演古典舞,这一舞蹈形式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受到广大网民的热捧。网友自发创作上传2.2万支国风舞蹈视频,总播放量近3亿。这告诉我们( )
A.国风舞蹈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B.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动力
C.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国风舞蹈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精髓
4、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 )
①胸怀理想,求真务实②放飞梦想,止于心动
③尊重他人,获得实惠④担当重任,奉献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列民主活动中,初中生不能参与的是( )
A.举报某餐厅使用过期食材
B.通过网络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C.拨打市长热线反映网吧非法经营问题
D.参加社区举行的新一届居委会主任选举
6、创新永无止境。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我们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下面关于“激发创新活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B.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拥有先进的科技装备
C.保护知识产权与尊重创造、保护创新无关
D.科技创新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无需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
7、从“云端”上的广交会,到“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服贸会,再到再创佳绩的第三届进博会,中国一次次架起扩大对外合作的桥梁,也一次次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我国主场外交活动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这说明( )
A.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强国
B.中国主导全球规则的制定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D.“中国制造”已转向“中国智造”
8、我国超级“天眼”落成、“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圆满成功、“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 )
①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我国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9、自动巡检机器人使矿井开采更安全,北斗卫星为大众出行、智慧物流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服务,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改善空气质量……我国自主创新助推民生发展取得很大成效,这表明创新( )
A.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B.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C.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处处有创新
D.使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10、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武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离不开( )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和指引
③国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看乡村沃野,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望城市灯火,十年间,我们解决了1.3亿人的城镇就业问题,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我国实现了城乡区域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10月7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公开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语’近人”。下列用典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是( )
A.“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B.“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3、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材料表明我国( )
A.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
B.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C.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D.总体上资源紧缺
14、《朱子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主要体现的传统美德是( )
A.勤俭节约
B.律己宽人
C.孝亲敬长
D.诚实守信
15、房山区长阳镇政府针对稻田地铁站周围居民反映的停车难问题,充分调研后,修建停车场,并配备充电车位和残疾人车位,此举措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这体现了( )
A.政府积极回应人民诉求,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B.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真实,一切需求都实现
C.政府保障公民监督权,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D.公民民主意识不断提高,积极扩大民主权利
16、2023年10月1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之所以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 )
①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冰面,碳排放趋近于零;“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冬奥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下列举措或行动与材料中蕴含的发展理念相吻合的是( )
①起草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
②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
③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于2023年8月28日—30日在烟台举办
④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力推动“文化+民族+红色”的特色文旅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少数民族聚居村——红罗畲村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各民族同胞在深汕地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样做有利于( )
A.促进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巩固民族团结
B.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反对民族分裂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
D.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维护祖国统一
19、有商有量,重情重义。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一步步走深走实、硕果累累,不仅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这说明我国( )
①面对全球性问题,不推诿、不逃避
②身体力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展现大国担当,助力世界和平发展
④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谋求自身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一位科研人员说:“问题是自己找的,答案是不知道的,99%的实验结果是负的”,如果没有好奇心的驱使和陪伴,科学研究很可能半途而废。这告诉我们鼓励创新需要( )
①要求青少年挑战一切权威
②要求青少年投身科学研究实践
③鼓励青少年敢为人先敢于冒险
④培养青少年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24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表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两年多来,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稳中向好,目前,95%的上海居民垃圾分类达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
苗苗同学表示:只要做好垃圾分类,就能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请评析苗苗同学的观点。
22、请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漫画中的行为进行辨别与分析。
《以权谋私》 《特权车》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支付悬赏报酬是否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
【案例呈现】
悬赏广告
若好心人捡到手表后归还于我,重谢三千元。
小明:现在手表完整归还了,那三千元呢?
小王:我瞎写的,不这么写,你会还给我?
【法律条文】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有网友认为:小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支付悬赏报酬”写入法律条文,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请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24、晚上躺在床上,小刚回忆了白天上网课的几个情景:数学课上因为听懂了老师讲的内容,就和同学聊天,被老师批评了,小刚感慨学习太辛苦了;班主任表扬了小刚第一个交作业,小刚很高兴;同学们夸奖小刚英语学得好,乐于帮助其他同学。
小刚的疑惑: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1)小刚说学习就是一个“苦”的过程,你是怎样认识的?
(2)小刚可以从哪些内容和角度认识自己?
(3)请你为小刚出谋划策,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25、2014年4月2日,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影区举行,感恩先祖,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继往开来,是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承与行为规范。虽然历经改朝换代和内忧外患,但强烈的民族认同、绵延的文化传承,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作为一名龙的传人,我们有责任担负起传递薪火的神圣使命。不管身在何方,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问:中华文化对我们后代人的影响是怎样的?(3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4分)
26、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
阅读材料,请结合“凝聚法治共识”有关知识回答:
(1)什么是法治政府?在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2)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这一基本准则的核心又是什么?
2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采访时明确指出:改革是关系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前进。我们认为,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思考回答,为什么说“中国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
28、“中考日益临近了,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还时常被父母‘监视’。他们频繁地给老师打电话,了解我的学习状况,稍有不满就对我唠叨不止。我感觉快要崩溃了,烦死了,于是每天晚上我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不让他们来打扰我。假如你是这位同学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开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