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交际用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王岩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时常请朋友阅读他的文章,还总是谦虚地说:“由于本人水平较低,作品中肯定有不少缺点,请您斧正。”
B.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2、下列文学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B.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C.李密,字令伯,三国时犍为人。初仕蜀,任尚书郎。蜀亡后,晋武帝征他出任太子洗马。
D.孟子,名轲,字子舆,被尊为儒家的“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其言行主要记载于《孟子》一书中,《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所著。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为降虏于蛮夷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信义安所见乎
4、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进士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关中,一般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过秦论》 中“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中的“关中”即是此意。
5、下列语句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胜:尽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憾:遗憾,不满意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郑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从古代到近现代经历了中华民族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和阶级烙印,但其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文化仍具重要的利用价值,对现代家庭教育而言,更是一种颇值借鉴的人文育人经验。
传统家训文化具有鲜明的宗法文化传承性。家庭是国家的基本细胞,国家是由各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教育的优劣,家庭成员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乃至民族的兴衰,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此理。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家训文化在历代社会需要的大背景下,通过各个家庭的家长将利于当时社会的先进文化理念,通过口头训诫、书信家谱等形式箴诚家族后人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保家卫国。由于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播从始至终都是以血亲关系为纽带来完成的,而且是由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者来规勉教化的,彰显了家庭宗法教育的权威性与亲和性,因而更易被家庭成员接受和遵循。实践证明,传统家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其对社会文化风尚的形成和推广是不可或缺的。
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性。中国传统社会的家训家规,是一种以家国一体理念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播,具有治家和爱国相统一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家庭化,它有效地化解了社会意识规范和自我意识设计的相互矛盾,使社会的普遍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行为,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风尚,使家庭成员通过家规家训的教化,自觉地遵守中华优秀的文化精神并依此来塑造自我,砥砺自我,提升自我,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传统家训文化的熏陶下,达到以时代的需求立德修身,以社会共识的伦理治家教子,以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爱国爱民的精神文化境界。实践证明,此种以“家国同构”理念为主旨的家训文化,具有家庭教育与社会文化结合、事理与亲情融合、口训与心育并用的文化教育功能。
传统家训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中国的传统家训从发端到形成,都是由家族中长辈对晚辈的口头训诫形式和文字书面形式来传播的。其中尤以家族长辈对晚辈的口头谈话形式最为常见,也最为普遍,它是一种口口相传的最大众化的家训范式。传统家训的另一种传播范式,是家庭中教育者通过书信往来和著书立说等书面文字方式,对后代受教育者进行劝诫教育,以使其文化相承继往开来,这也是对传统家训文化系统的文字阐释和思想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当属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全书共二十章,是严氏根据自己的经历,阐述有关立德修身、治家教子、明志求学、治国营家的传统家训专著,可谓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开山典范之作,该书问世后百年间,严氏家族先后出现了如注释《汉书》的颜师古,书法为世人楷模、流传至今的颜真卿,凛然取义、以身报国的颜杲卿等名人志士,足见《严氏家训》对其后人的教育效用。
由此可见,传统家训是以血亲为系的社会文化形态,其对当今社会及家庭教育有着承前启后的借鉴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肯定传统家训文化人文育人经验的同时,强调了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B.传统家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家庭教育、庭成员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乃至民族的兴衰。
C.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的传播从始至终都是以亲戚关系为纽带来完成的。
D.我们继承传统的家训文化,目的是将个体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以时代的需求立德修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紧扣传统家训文化的三个特性,论述其在社会风尚、文化教育、教育后人方面的作用
B.文章将传统家训文化的口头训诫与文字书面形式作对比,意在突出口头训诫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C.文章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为例,论证了传统家训书面文字在化育后代、培育英才方面的作用。
D.文章阐述了传统家训文化对社会文化风尚的形成和推广是不可或缺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宗法性,宗法教育的权威性、和性,容易让家庭成员接受和遵循。
B.社会意识规范和自我意识设计的相互矛盾,有时可以通过中国传统社会的家训去化解。
C.传统家训文化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性,因此,继承传统家训文化,就能培养家国情怀。
D.《颜氏家训》在立德修身、治国营家等方面的思想精华,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词人要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招待宾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林景思
尤袤
二年无德及斯民,独喜从游得此君。
囊乏一钱穷到骨,胸蟠千古气凌云。
论交却恨相逢晚,别袂真成不忍分。
后夜相思眇空阔,尺书应许雁知闻。
[注]眇,同“渺”。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说自己为官一任没有给百姓带来什么恩泽,唯独欣慰的是收获了与林景思的友情。
B.颔联先写林的贫穷至骨,再写其胸怀千古、豪气凌云,先抑后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之情。
C.颈联既表达出与林景思相见恨晚的遗憾,也充分展现出诗人的重情重义。
D.“尺书”一句诗人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林景思的难舍难分。
【2】“后夜相思眇空阔”一句在表达惜别深情时,与柳永的《雨霖铃》中哪些诗句的艺术手法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季玉,饶州乐平人。淳祐七年举进士,调为大坑冶属,改知万载县。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荐之,迁审计院,改宗正寺簿,又迁枢密院编修出知建昌军。会有旨江西和籴,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迁提举常平,未几,改转运判官,皆不赴。后以江西转运判官强起之。郡大胥以贿败,前使百计护之,季玉穷治,投岭表。俄以秘书丞召还,遭前使构谗而封驳之,改都大提点坑冶。北兵渡江,季玉徙寓建阳,兵至,不屈死之。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B.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C.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D.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枢密院,五代始设,宋朝时掌管军权,“二府”之一,另一“府”是中书省。
B.岭表,古代地名。意思是五岭以外的地方,即指岭南地区,在今天广东省一带。
C.京师,指国家的首都,当时南宋的首都在临安,有时候京师也可以指天子的军队。
D.宰相,辅佐君王有高权力的官员。宰相不是丞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季玉得人赏识。他考中进士后,曾负责管理冶炼工作,任知县。李庭芝推荐他,钟季玉的官职调动也逐渐开始频繁。
B.钟季玉忠于朝廷。钟季玉迁居寄身建阳县,等到元朝的军队到达后,他没有屈服,献身朝廷。
C.文天祥不卑不亢。张弘范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于是改变了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D.元世祖敬佩人才。元世祖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后来因为有人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赐死的请求,元世祖就同意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返,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对上文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