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丽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前语文老师会收集《人民日报》的文章发给学生,因此,那些文章是时代的缩影,更是篇篇质优,能引发学生思考、值得学习的优秀范文。

    B.中国代表团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冰雪健儿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员传递友谊、切磋技艺、超越自我。

    C.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的应用,标志着检察信息技术应用进入新阶段;检察机关要以此为契机,在推动系统应用上下功夫,促进本机关办案能力。

    D.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像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是造物主最得意的作品。

  • 2、小李说话喜欢引用诗文,下列选项中引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同桌要去国外留学,小李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你在他乡继续努力。”

    B. 同学写作文需要表现读书心得的句子,小李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重阳节同学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小李感叹:“如果‘少壮不努力’,就会‘老大徒伤悲’!”

    D. 在外地旅游,望着天上的秋月,小李吟诵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3、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孔雀裘”是贾母送给贾宝玉的。

    C.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文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D.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有小口,仿佛有光(似乎、好像,动词)

    舍郑以为东道主(你,代词)

    B.范增项羽曰(劝说,动词)

    秦伯,与郑人盟(通“悦”,高兴,动词)

    C.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动词)

    辛苦(推卸,动词)

    D.越国以远(卑鄙,形容词)

    肉食者,未能远谋(浅陋,形容词)

  • 5、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 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 “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 “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月7日上午,2018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作者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边缘文学地带。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2018年6月8日消息)

    材料二:

    注: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

    (表格来源于201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

    2011年11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调查显示,有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15万册。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21%和20%。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目前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作者群体仍然狭小,长期坚持科幻创作的只有几十人而已,有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刘慈欣连续8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更是高达10次,这一方面是实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为受到读者青睐,且支持率超过其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三体》的成功虽然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关注度和出版,但“后三体时代”能否有和《三体》一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至关重要。

    (摘编自201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四:

    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称为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换成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年第3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进入高考题,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幻小说。

    B.虽然阅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科幻的读者占比相当,但仍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

    C.刘慈欣、王晋康多次获奖及读者青睐倪匡、凡尔纳等作家,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作品偏少。

    D.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所以科幻小说创作的根本要旨是把人物塑造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少读者因《三体》获奖才认识了作者刘慈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奖项的关注甚于作品本身。

    B.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题材、思路等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数量与作者水平。

    C.《三体》获奖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高度,“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期待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

    D.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一为题材一为主题,二者是科幻小说的两翼,相辅相成,并不对立。

    3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怎样发展我国的科幻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2)<<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耒阳:地名。张处父:作者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篇名。③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儒冠:古代读书人戴的冠帽,喻指读书人。

    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句,山前的灯火和山头的浮云构成昏暗凄清的画面,“浮云”也巧妙地和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密切关联。

    B.“山前灯火欲黄昏”,一个“欲”字用得绝妙,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刹那间的景象之美。

    C.作者选取“鹧鸪”的意象,不仅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也以此烘托了凄凉的心境,表现了对前途命运的担忧。

    D.“潇湘逢故人”,作者的情绪更加低落,其中蕴含了面对故人内心苦痛却无法言说的无奈和惆怅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潘季驯,字时良,乌程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九江推官。擢御史,巡抚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广人大便。临代去,疏请饬后至者守其法,帝从之。四十四年,由左少卿进右金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朱衡共开新河,加右副都御史。寻以去。隆庆四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理河道,塞决口。明年,工竣,坐驱运船入新溜漂没多,为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万历四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明年冬,召为刑部右侍郎。是时,河决崔镇,黄水北流,清河口淤淀,全淮南徙,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大学士张居正深以为忧。季驯以故道久湮,虽浚复,其深广必不能如今河。议筑崔镇以塞决口,筑遥堤以防溃决。又:“淮清河浊,淮弱河强,河水一斗,沙居其六,伏秋则居其八,非极湍急,必至停滞。当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敌河之强使二水并流,则海口自浚。”季驯之再起也,以张居正援。居正,家属尽幽系。季驯言:“居正母逾八,旦暮必殁,乞降特思宵释。”御史李植动季党居正,落职为民。十六年,给事中梅国楼复荐,遂起季驯右都御史,总督河道。明年,黄水暴涨,冲入夏镇坏田庐,居民多溺死。季驯复筑塞之。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积劳成病 三疏乞休,不允。二十年,泗州大水,城中水三尺,患及祖陵。季驯谓祖陵王气不宜轻泄,议不合。都给事中杨其休请允季去。归三年卒。

    (节选自《明史·潘季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积劳成病/

    B. 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积劳成病/

    C. 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积劳成病/

    D. 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积劳成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忧,指父母之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称为“丁忧”,也称“丁艰”

    B. 给事中,官职名。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纠弹官吏。

    C. 乞休,指自辞官职,类似的说法还有“乞身”“乞骸骨”等。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D. 殁,是死的委婉说法之一。古人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称,如天子死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潘季驯心系百姓,为政造福一方。他任广东巡按时,推行均平里甲法,给当地百姓带来便利:他还上奏请求告诫后来的人也遵守此法,得到允许。

    B. 潘季驯成功治河,却遭弹劾罢免。黄河邳州和睢宁决堤,他负责治理河道,堵塞决口;工程完成后,因驱使漕运船只进入新河沉没过多而被弹劾罢免。

    C. 潘季驯知恩图报,敢于仗义相助。他能复出,是因为张居正的支持:张居正死后,家属全部被幽禁,他请求免去张居正年迈母亲的死罪。

    D. 潘季驯独抒己见,最终被迫去职。泗发大水,城中积水达三尺高,威胁到祖陵的安全:他认为祖陵的王气不宜轻泄,因见不统一,最终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驯以故道久湮,虽浚复,其深广必不能如今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备无患: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灾祸。’

    未雨绸缪:原指天没下雨就先把门窗捆牢。现多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居安思危:处在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

    以上成语触发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篇文章,试想把这篇文章放在“朋友圈”,给你的同学和朋友阅读,对他们有一定的启迪和警示作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