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夜缒而出 D.吾尝终日而思矣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故燕王欲结于君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令君乃亡赵走燕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宝玉生日时行酒花令,下列人与花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A.探春——牡丹 B.湘云——海棠
C.李纨——老梅 D.黛玉——芙蓉
4、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②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③能谤讥于市朝④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⑥宿将爪牙,若李广、程不识者⑦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⑧牺牲玉帛⑨金就砺则利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④⑦/③⑥/⑤⑨/⑧⑩ B.①/②④⑤⑨/⑧⑩/③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 D.①②/④⑨/⑧⑩/③⑥/⑤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计三百篇,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之间的历史的作品,被列为儒家经典。
B.“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C.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D.《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了屈原的诗作而成集。后人还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
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
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啊!”他回答说,“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
“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慈悲的上帝啊!”
“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怪人:
【2】格斯拉的结局由年轻人来讲述,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请作简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摆脱官场,最终回归田园的诗句是“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洞箫的魅力和洞箫的吹奏效果。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的理想九死不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兰亭集序》中写兰亭集会盛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9)曹操在《短歌行》中表现自己广纳贤才的心胸,希望贤才多多益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望海潮》,按要求回答问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认为:“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请结合上下阙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其父德諲事秦宗权,为申州刺史。宗权反,德諲攻下襄阳。梁太祖攻蔡州,宗权屡败,德諲乃以山南东道七州降。梁太祖初镇宣武,尝为宗权所困,闻德諲降,大喜,表为行营副都统,河阳、保义、义昌三节度行军司马。会其兵以攻蔡州,破之,德諲功多。德諲卒,子匡凝自立。是时,成㘨死,雷彦恭袭取荆南,匡凝遣其弟匡明逐彦恭,太祖表匡凝荆襄节度使,以匡明为荆南留后。是时,唐衰,藩镇不复奉朝廷,独匡凝兄弟贡赋不绝。
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太祖攻兖州,朱瑾求救于晋,晋遣史俨等将兵数千救瑾,瑾败,与俨等奔于淮南。晋王李克用遣人以书币假道于匡凝,以聘于杨行密,求归俨等。晋王使者为梁得,太祖大怒。是时,粱已破兖、郓,遣氏叔琮、康怀英等攻匡凝,叔琮取泌、随二州,怀英取邓州,匡凝惧,请盟,乃止。
太祖弑昭宗,将谋代唐,畏匡凝兄弟不从,遣使告之,匡凝对使者流涕答曰:“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佗志。"太祖遣杨师厚攻之,太祖以兵殿汉北,匡凝战败,以轻舟奔于杨行密。师厚进攻荆南,匡明奔于蜀。匡凝至广陵,行密见之,戏曰:“君在镇时,轻车重马,岁输于唐,今败乃归我乎?”匡凝曰:“仆世为唐臣.岁时职贡,非输贼也。今以不从贼之故,力屈归公,惟公生死之耳!”行密厚遇之。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儿热。"诸将以为慢,渥迁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
(选自《新五代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
B.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
C.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恚
D.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也有为其先人追授的。
C.山南东道:道是中国历史行政区域名,相当于后来的省。山南东道是唐朝的一个道。
D.弑:古代指臣下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与诛、杀、戮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匡凝的父亲赵德諲先在秦宗权手下,后投降梁太祖并受到重用,赵德諲死后赵匡凝继任。
B.因为唐朝衰落,藩镇割据一方,不再尊奉朝廷,但赵匡凝兄弟却依然向朝廷进贡,并没有停止。
C.梁太祖杀了唐昭宗想要谋划取代唐朝,赵匡凝没有听从。后被梁太祖打败,坐船投奔杨行密。
D.赵匡凝到达广陵,杨行密认为赵匡凝做节度使时向梁进贡财物,现在被打败了却来投奔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王李克用遣人以书币假道于匡凝,以聘于杨行密,求归俨等。
(2)仆世为唐臣.岁时职贡,非输贼也。今以不从贼之故,力屈归公,惟公生死之耳!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让”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常见词:家庭中,小孩相争,大人会嘱咐他们“让一让”;大街上,为了顺利地出行,行人高呼“让一让”;蔺相如以大局为重,避让廉颇,传为美谈;晋文公以信义为先,退避三舍,成为佳话……。
请以“让”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