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沈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老大嫁作商人妇 养生丧死无憾

    B.古之学者必有师 輮以为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东割膏腴之地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因为长句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制止 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打开

    B. 罟不入洿池 数:密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 他生未此生休 卜:预料 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D. 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飞越 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 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约以连兵大/杀人如不能

    B.而近于费/蔺相如止之

    C.秦贪,其强/颁白者不戴于道路也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乃辞固请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虽敬,实则愤怒 相如广成传

    B.越国以鄙       而从之

    C.百余骑来见项王   仲尼之闻

    D.人如恐不胜      眉信手续续弹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增加了很多,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变得炙手可热

    B.“小病大治”是医疗界业内所讲的过度医疗问题,它不但加重了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农民的负担,还使很多地方的财政补助资金寅吃卯粮,不堪承受。

    C.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沙岛礁建设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无可厚非

    D.进入高铁时代,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百年难遇,但机遇像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避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的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便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被震得晕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晕了过去。那株花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作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花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他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然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将花树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后贴上正骨膏,并将花树折断处的周围固定了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被占领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一味地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因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被占领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着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膏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咔嚓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膏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围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逐渐康复的日本少佐“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与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少佐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少佐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痛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塑造了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虽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2下列对柳先生形象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了柳先生“复位——贴上正骨膏——用竹片固定”的治疗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医术高超。

    B.小说运用侧面描写手法,通过对颜老爷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来凸显柳先生医德高尚、心怀苍生的品质。

    C.小说中柳先生杀死日本少佐的情节,揭示了主旨;刑场上的对话,则深化了主旨,展现出柳先生的爱国情怀。

    D.小说通过颜老爷把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和围观的人吐唾沫的情节,写出了柳先生的忍辱负重。

    3小说题目为“柳先生的正骨膏”,有人说题目可以改成“莲花缸里的花树”。这两个题目,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1)《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蜀道难》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的结局。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同情百姓之情。

    B. “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 “炉存火似红”中的“似红”写出有炉而火不旺,火苗不起,只有一片红光。背后隐言困城无酒,求碳也稀的困窘境地。

    D. 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愁苦无奈、牵挂亲人、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文 属:连缀

    B.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征兆

    D.下车,治威严   下车:官吏初到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衡上疏陈事   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精思傅会,十年成   ②设九宾礼于廷

    C.①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   ②蟹六跪二螯

    D.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情   ②空自苦亡人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男子20岁行加冠礼时所取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女子及笄时也可取字。

    B.太学是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始于西周,汉武帝时,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

    C.出指京官外调。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拜”“转”“徙”等,其中“迁”专指升职,“左迁”是贬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旅行途中,后排,李乐沉浸在手机游戏中。父亲一边驾车,一边感叹:“现在生活真方便,想出来玩,开上车,将目的地输入导航,就什么都不用操心。走错路也会切换路线,根本不用熟悉环境,记住路线。”

    一边的爷爷却说:“方便是方便,可孩子的生活反而没意思了。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一群玩伴,人手一辆旧单车,大街小巷地到处疯。就算迷路了,也会自己想办法。一棵树,一块招牌,一张嘴,就把路找回来了,我和你妈从来不去担心你。你看乐乐现在,没了手机,一天还可以玩什么?”

    听到父亲与爷爷的对话,李乐停下游戏,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陷入了沉思。

    读了以上材料,你是否心有所感?如果可以选择,你是愿意回到父亲的童年,还是享受当下的童年?……请自拟标题,写作成文,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