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为今日之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饮水思源)
B.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学习上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终成绩不能陪你演戏。”(得过且过)
C.老乡激动地握着红军战士的手:“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左顾右盼)
D.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我们不能干。(直言不讳)
2、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 外祖父________回到自己的祖国。
(2) 我们不能辜负师长对我们的________。
(3) 蜻蜓飞得那么快,别________追上它。
A.指望 渴望 期望 B.期望 渴望 指望
C.渴望 指望 期望 D.渴望 期望 指望
3、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解释,最正确的选择是( )
新鲜:①(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②(花朵)没有枯萎;③(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④(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1)如今,手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
(2)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3)这苹果从树上摘下来,非常新鲜。
(4)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4、用“”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6分)
悬崖绝譬( ) 化为灰尽( )
中流抵柱( ) 紧强不屈( )
同仇敌汽( ) 再接再励( )
5、欢聚一堂(写出恰当的同音字)。
wǎn zhù yù
( )若 ( )子 水( )
傍( ) ( )福 相( )
饭( ) ( )名 教( )
( )留 ( )意 沐( )
委( ) ( )所 比( )
6、填上合适的词语。
微弱的(____________) 纤弱的(____________)
震撼 (____________) 引起 (____________)
周游 (____________) 顽强 (____________)
7、填空题。
1.陆游把家国情怀写在诗中: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
2.梁启超对少年中国发出热切期盼:美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壮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
3.孔子谈读书: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笔下的石头城荒芜苍凉: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苏轼笔下的赤壁雄奇壮阔:_______,惊涛拍岸,____________。
5.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仪征枣林湾举行,请你为其设计一句海报宣传语:______________。
8、补全回目。
1._____夜走华阴县,_____拳打镇关西 2._____重修文殊院,_____闹五台山
3._____倒拔垂杨柳,_____误入白虎堂 4.梁山泊_____落草,汴京城____卖刀
5.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6.____剪径劫单人,_____沂岭杀四虎
9、法布尔的故事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如醉如痴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有人还骂他是个“怪人”,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蜣螂的活动入了迷,直到树,下有人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还有一天的大清早,他在路上散步,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于是他循着声音来到一块石头旁,轻轻地躺下,观察蛐蛐的活动。几个农夫早晨去摘葡萄就看见了他,到黄昏收工时,他们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呢。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功夫,只看一块石头,简直是中了邪! 其实他们不知道,法布尔在观察石头旁的蛐蛐呢。
6. 选择答案,正确的打“√”。
⑴“可他全然不觉得”中“全然”的意思是
忽然( ) ②必然( ) ③完全( )
⑵朗读这句“以致四周围满了人”时,停顿正确的是:
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 ②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
7. 第二自然段在材料安排上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总——分关系 B、分——总关系 C、总——分——总关系
8. 人们用“全神贯注”一词概括出罗丹雕塑时的投入,我也会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这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
A、执迷不悟 B、如痴如醉 C、一心多用
9 .短文是用哪几个小故事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的?( ) (多选)
A、看蜣螂的活动 B、看蚂蚁搬死苍蝇 C、看摘葡萄 D、看蛐蛐的活动
10 .读了本文,你认为是什么让法布尔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的? ( ) (多选)
A、做事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B、对昆虫世界的痴迷及执著地去观察、研究昆虫。
C、很少有人像他这样花这么多时间来观察昆虫。
10、快乐阅读 快乐生活(11分)
读书,兴趣很重要。我真正发自内心的读书兴趣,应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整个社会,读书学习的风气,特别浓厚。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读书学习的时代。
读书,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可是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读书有什么用?”“现在都忙挣钱了,谁还有时间看书?”有人这么说。我感到,读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情。我想说的是,读书人,自古就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读书感悟,拿出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营造读书氛围,倡导全民阅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古人云:“良田不耕长荒草,人不读书子孙愚。”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感情和决心啊!中华民族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五千年的文化。耕读传家一直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和生活理念,崇尚读书、倡导读书也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所积极实践的。无论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个人的体会,我都觉得应该读书,读好书,做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文化人。
柳斌杰先生说:“我很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过去一年至少看200本书。现在大概也是。”我觉得现在,尽管人们比较忙,但是只要你想读书,就一定能够挤出时间来。读书要趁早,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一定要早点读书,能多读尽量多读。实在不能多读,也不要太勉强。我的态度是,快乐读书,快乐生活。不读则已,要读就要认真地读,快乐地读。读书不要把人搞得痛苦不堪,难以忍受,要是那样不如不读。
忙里偷闲,多读,勤读,快乐地读,读经典,读传记,读课本,读报刊,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便有了变化,有了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很好、很快乐、很自豪的。读书不必讲究新旧,只要是好书,都可以拿来看;也不必讲究形式,只要读着舒服、读着惬意、读着高兴,怎么读都可以。让我们快乐阅读,快乐生活,尽情享受读书和生活的无限美好。
(1)“溯”字我们不认识,应该使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在字典里“溯”有以下解释:①逆着水流的方向走;②往上推求或回想。在“追溯”中应该选择第 种解释。(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①胸襟—— ②崇尚——
(3)请你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4)读了短文,你觉得作者倡导我们要怎样读书?(3分)
11、课外阅读。
庐山落霞
①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山梁,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幅从未见过的瑰丽图画出现在眼前。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长江上展开一个像天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展开一幅同样宽广的巨型地毯: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③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座座高原。
④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辉煌宫殿……
⑤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⑥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都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⑦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似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⑧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开朗( ) 五彩斑斓( )
【2】理解短文内容,并填空。
(1)第②段中的“广场”指的是__________,第③段中的“海”指的是___________。
(2)“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随着夕阳下落,云雾在色彩和形态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____________,“雍容、肃静”,这属于_________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________________,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个比喻句:有的说,_______________。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第二个“这”指的是什么?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橙子
我从小就喜欢吃橙子。然而,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大多数时间里吃不到橙子。幸运的是每个年前,父亲单位发年终奖,总会搬回来一箱橙子。//
母亲会把橙子拿出来,整齐排列在家里阴凉通风的角落,每天从里面挑两个出来,细细削了给我吃。
母亲削橙子是相当讲究的。她不愿意像一般人吃橙子那样,如切西瓜一般简单粗暴地将橙子大却八块后上嘴啃。她只是拿一把快刀,像削苹果、削梨那样,先把橙子最外的厚皮仔细地削掉。她削得相当小心,一来怕下手太狠,把橙子削破,汁水洒出来,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如此削橙子的意义;二来她希望可以尽量连贯地把这层外皮削成一整条。这样削完后,将外皮细细盘起来,再放在阳台上晒干。之后,外公就可以把它们拿去当燃料,让家里在烧煤的时候多一缕橙香,还可以将橙皮放进冰箱角落,让它成为天然高效的除臭剂。
然而削完这一层皮,还没有结束。母亲还要再用刀尖,一点一点,边掏边撕掉紧紧裹着橙子果肉的那层细皮。这件事很磨人,我坐在一边看她削橙子的时候,往往会不耐烦,除了一个劲儿地催她快点,我还问她:“妈,这样削橙子多累啊,你就不会烦?”
母亲完全不以为意。她一边继续着手里烦琐的工序.一边笑着回答我:“我削,了是给你吃的,怎么会烦呢?”
我只好安静下来,忍着口水在一边慢慢等。母亲削出来的橙子,往往和剥完皮的川橘一样,晶莹剔透,连一点细皮都找不到。而我通常是囤固吞枣,三下五除二就解决掉了她的劳动成果。
母亲看着我,只是笑,当然,还要叮嘱我慢点吃。//
所以,作为一个笨手笨脚、没有什么自理能力的人,我却比谁都会削橙子。买一箱橙子回来,整齐排列在阳台上,在有空的日子里,花半小时坐在茶几前,细细地削上一个。先将外皮连贯地削掉,再检起来放好,然后用刀尖一点一点剥细皮。
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味道,亦是她教给我的生活。//
选自《读者》(有删改)
【1】从“提高阅读速度”的角度思考:快速默读本文(约732个字)的时间应不超( )
A.1分钟 B.3分钟 C.5分钟 D.7分钟
【2】请根据“//”在文中的提示,用简单明白的语言列出本文的提纲。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3自然段,找到运用了对比写法的句子,先读一读,然后画上“ ”。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
【5】舐犊之情,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读两次对母亲笑的描写,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责备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 sh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cǎi chǎi)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luò là)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chuò cuò),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搭石》节选)
【1】用“√”选择文中加点汉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表现了乡亲们的哪些美德?(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摘抄短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选文的中心向,再围绕(2)所给出的中心向续写几句话。
(1)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课间的校园,是同学们欢乐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片段以传说故事开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用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体育馆的操场真大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约”字能删掉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片段内容,说说人类能否像登上月球一样成功登上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答题。
秋游
有一次,我在加拿大看到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去秋游。中午,当他们吃完午餐后,每个人都把吃剩的饮料罐、面包纸等一一捡起,丢进垃圾箱,无一遗漏。当他们离去后,草坪依然像没有人活动过一样。我和带队的老师交谈,赞扬他把学生教育得好。那位老师说:“我们常常教育学生,来到公园,除了脚印,什么东西都不要留下;除了美景,什么东西都不要带走。”我听后真诚地说:“你们真是教育有方啊!”
(1)写近义词:常常( ) 依然( );写反义词:真诚( ) 赞扬( )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并说说每层的主要意思。
(3)找出老师说的话并抄下来。这句话是老师在教育学生要( )。
16、阅读课文《钓鱼的启示》片断,回答问题。
尽(jǐn jìn)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zhuàn zhuǎn)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jǔ jǐ)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sì shì)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请用“——”选出片断中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转眼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举个例子吗?如:_________________
【4】“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句话中的“启示”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收获?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四个字创造的奇迹
公共汽车在风景区林肯公园里行驶了几公里,可是谁都没有朝窗外看。我们这些乘客穿着厚墩墩的衣服在车上挤在一起,全都给单调的引擎声和车厢里闷热的空气弄得昏昏欲睡。
谁都没做声。这是在芝加哥搭车上班的不成文规矩之一。虽然我们每天碰到的都是这些人,但大家都宁愿躲在自己的报纸后面。此举所象征的意义非常明显:一班彼此紧贴着坐的人,在利用几页薄薄的报纸来保持距离。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注意!注意!”
报纸嘎嘎作响,人人伸长了脖颈。
“我是你们的司机。”
车厢内鸦雀无声,人人都瞧着那司机的后脑勺。他的声音很威严:“你们全都把报纸放下。”
报纸慢慢地放了下来。司机在等着。我们把报纸折好,放在大腿上。
“现在,转过头去面对着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转啊。”
使人惊奇的是,我们全都这样做了。
我面对着一个年龄较大的妇人。
我们四目相投,目不转睛地等候司机的下一个命令。
“现在,跟着我说……”那是一道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
“早安,朋友!”
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完全不由自主。我们松了一口气,知道不是被绑架或抢劫。而且,我们还隐约地意识到,一向以来我们怕难为情,连普通礼貌也不讲,现在这腼腆之情一扫而空。我们把要说的话说了,彼此间的界限消除了。“早安,朋友。”说起来一点也不困难。有些人随着又说了一遍,也有些人握手为礼。许多人都大笑起来。
司机没有再说什么,他已无需多说。
我听到了欢笑声,一种以前我在151号公共汽车上从未听到过的温情洋溢的声音。
公共汽车到了我要下车的那一站,我跟同座的妇人说声“再见”,然后一跃下车。我心情愉快地开始了这一天,比往常的日子有了一个更好的开始。
我回过头来看那位司机正在看后视镜,准备趁空把车从车站开出。他似乎并不知道,他刚刚创造了一个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腼腆: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与上文哪句话照应?用波浪线画出。
【3】请找出文中画横线的“界限”一词,前文中用________这一实物来具体指这个“界限”。
【4】文章题为《四个字创造的奇迹》,这“四个字”应该是________。
【5】说说你对文章结尾处“一个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节选)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文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表示________。
【2】“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是妈妈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极其________的母亲。
【3】文中画线句是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位非常________、辛苦的母亲。
【4】画线句子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体现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欣赏,学习方法。
日出即景
6点左右,黑夜悄悄地藏到了茂密的树叶下,躲进了撒满露珠的草丛中。于是,大地从沉睡中慢慢苏醒过来。
啊,变了,变了!6点10分,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淡蓝色的云彩,最远处是细细的如抛物线般的金黄色的云彩。
慢慢地,金黄色的云彩向四周扩散,把天空染得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不一会儿,东边的天空变得十分耀眼,银白色的光洒满整个天空。这时,一对美丽的云雀从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飞过,给美丽的天空增添了光彩。
转眼间,天空变成了橘红色的。就在这一瞬间,火红的太阳从云层中冉冉升起,犹如一根无形的线扯起的圆形红灯,不到两分钟太阳便跳了起来。太阳起初是红色的,可是转眼间就射出万道金光,金光迅速地洒向天空,洒向大地,洒向天地间的万物。不多时,太阳已升高了很多,阳光给堤下的防护林披上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水红色轻纱。之后,太阳变得像银子一般白,射出银白色的光,给厂房、烟囱、点点片片的田园村舍披上了盛装……
我所熟识的家乡,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可爱,更加壮丽了!我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中,浑身散发着无穷的力量。
【1】本文开头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离去、_____来临的情景写得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2】从“6点左右、________、慢慢地、______”这些词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_____顺序来写日出过程中天空景物的变化的。
【3】天空中云彩的颜色有哪些变化?请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写下来。________
【4】画“——”的句子属于( ),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 )。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5】作者依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美景的变化,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日出美景图。
20、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爬出地面来,蝙蝠不敢飞出来从黑暗的地方。(请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留心平常的生活,我们会发现有时一件小事也能引起人的思考,给人以启示。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得到的启示说明白。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