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诗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D.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下面是影视剧中的对话,对其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郎中:我昨日见榜文说官府急招懂药理之人,今日就急奔县城而来,不知县衙怎么走? 货郎:走到前面那家客舍,然后左拐直行,第二个路口就到了。 |
A.郎中:医生
B.榜文:贴在墙上公布成绩的榜单
C.货郎:流动地贩卖商品的小商贩
D.客舍:旅馆
3、[语段概括]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这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A.工蜂把蜜源信息告诉同伴的方法。
B.鹿科动物向同类发出警报信号的方法。
C.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
D.工蜂会跳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
4、根据读课文情况填空
我阅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大约用了________分钟。除了人,文中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动物,其中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5、附加题。
发现每组成语的规律,再各写两个。
1.一手遮天 气吞山河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东张西望 南征北战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奄奄一息 窃窃私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小心翼翼 怒气冲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胆小如鼠 守口如瓶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wēi( )弱 cuī( )促 lóng( )重 yóu( )泳 传bō( )
huàn( )想 zuì( )证 煤tàn( ) dīng zhǔ( ) máng lù( )
7、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bǎo lěi jī lì biān cè fēn fā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è shào pàn duàn xié tiáo pèi hé huī f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我会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心旷______ 一______半______ 金碧______
津津______ ______不拾______ 一如______
表示“完全跟过去一样”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形容社会风气好的词语是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来,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精致—(_______) 沙哑—(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散步时站住看男孩用弹弓打瓶子是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
“我怔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我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说的话。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小男孩?选两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男孩的爱?请用“ ”画出来(至少画两处)
【6】文中的小男孩是个盲童,他能用弹弓打中瓶子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7】当听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时,小男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会发生什么变化?展开想象,把最后一段补充完整。
【8】“夜风轻轻袭来,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爱的诠释
争 平
在美国芝加哥的西北角.有一个叫罗爱德的小镇。几个月前,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展出的都是教师以女儿为主人公的生活照片。出人意料的是,从美国各地来了2800多名记者,打破了美国个人摄影展采访人数的历史(纪 记)录。2800多人要吃要住,使得这个只有4000余人的小镇上大部分家庭成了临时的旅(馆 管)。
女教师名叫露易丝,今年46岁,自1991年起她一直在当地小学任教。她长相平平,与众多的平民百姓一样,她曾经失业,还有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困难而与丈夫吵架,曾经生病住院两个星期,也曾经举债度日。但她与众不同的,就是坚持每天给女儿詹妮照一张相,从女儿出生到20周岁,足足照了20年,照了7300多张。她把这项活动称为“女儿每天都是新的”。展览馆共有八层展厅,全部用于这次展览。八层展厅被分隔成宽3.5米、长1500多米的展道,全都桂着詹妮的照片,从她出生到20周岁,以时间为(序 叙),一张连着一张。每张照片的规格都是一样的:高23厘米,宽20厘米,下面则写着拍摄时间和简要的文字说明:
今天,詹妮呱呱哭着来到了人间;
今天,詹妮在妈妈怀里吃奶;
今天,詹妮会笑了;
今天,詹妮发烧竟然达到38℃;
今天,詹妮会喊爸爸妈妈了;
今天,詹妮跟着妈妈上幼儿园?
据说,为了坚持不问断地拍摄,露易丝很少离开女儿詹妮,万不得已,她就请人(代 带)劳。20年间,她先后请丈夫和詹妮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13人帮忙照了43张。
平心而论,这些照片,从拍摄技术到画面内容,都很平淡或平凡,甚至有千篇一律的弊病,比如詹妮在襁褓中的照片有110多张,坐童车的有90多张,躺着睡觉的有70多张,吃奶的有60多张,在浴缸洗澡的有50多张,吃饭的有1500多张,看书的有140多张,打球的有90多张??
( ),就是这些平凡之至的照片轰动了整个美国,让全世界为之感动,
( )它体现了露易丝对女儿詹妮永恒无私的爱。去年,露易丝因此被评为优秀教师。
永恒就是美丽,执著就是艺术,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人们对露易丝这种做法的崇高评价。
露易丝的伟大,在于她能够把众人都能够做却不屑于做的事,不但认认真真做了,( )一做就是20年。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平凡,没有名气。 (__________)
(2)与别人不一样,特殊。 (__________)
(3)很多内容都雷同,没什么大差别。 (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
A.告诉读者她的经历
B.让读者感受到她的不幸
C.让读者感受到她的平凡
【4】人们对露易丝的行为是怎样说的,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5】从下面选择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不但,而且 然而 因为 虽然,但是
【6】缩句。
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为镇里一位名不见传的女教师举办了一次大型摄影展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为文章做一个总结,你觉得下面哪句话是非常合适的?( )
A.坚持下来是因为有一种伟大的爱。
B.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来。
C.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伟大的。
11、课内阅读。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1.根据要求摘录文中的词语。
描写林冲的动词:
描写洪教头的动词:
2.洪教头使出的招数是 ,林冲还的招数是 。我从“
”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洪教头以露败势。
3.“此情景”指的是什么?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4.这段话中,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你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来概括。
12、绿 色 建 筑(12分)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推出“绿色建筑”,令人耳目一新。
德国建筑学家制造成功的一种“向日葵”式旋转房屋,内装如同雷达一样的红外线跟踪器,只要天一亮,房内的马达就会启动,使整座房屋迎着太阳缓缓转动,始终与太阳保持最佳角度,使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屋内。夜幕降临,房屋又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复位。这种房屋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供热和用电,又能将明媚的光能储存起来,供阴天和夜晚使用,设计构思十分巧妙,独具匠心。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迎接举世瞩目的2000年奥运会,特意设计了世界第一家跨世纪的绿色体育馆,使人能处处体会到环保的气息:供电——由设在馆顶上的1 000组太阳能电池完成;座椅——90%由废料制造而成;纸张——即盛会期间准备张贴或使用的所有海报、入场券等,全以再生纸印刷。更奇特的是,无论是建筑的造型,还是墙壁上的装饰图案或大厅中的雕塑,均以地球、波浪、年轮、阳光、水草、叶脉、藤蔓或珍稀动物为主,使整个建筑表里如一,内外和谐。它向世界各国的人们发出忠告:热爱大自然,热爱养育我们的地球。
(1)德国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_ ___。(2分)
(2)澳大利亚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_______的建筑。它的奇特之处体现在:____ __。(3分)
(3)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什么是“绿色建筑”?(2分)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2分)
(5)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其中一个口号就是“绿色奥运”。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精神吗?(3分)
13、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几段话出自______。这篇文章以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_________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
【3】体会“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一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钱学森(节选)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 )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 )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 )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 )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我能在文中括号处写出带点字的近义词
【2】钱学森的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画出钱学森说出的话,这段话他是对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4】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5、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烧炭工和绅士
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贝谛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贝谛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贝谛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泪水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②午饭过后,全身黑乎乎、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③“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④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贝谛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贝谛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⑤烧炭工以和事佬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⑥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那不行。”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⑦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⑧“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贝谛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⑨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慢慢走开了。
⑩“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略有改动)
【1】先梳理一下故事的主要人物关系,然后想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概括故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常用方法。请你运用这种方法,简要地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父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B.没有教育好儿子,父亲心里感到自责和愧疚
C.儿子做错了事情,父亲觉得对不起烧炭工
D.儿子做错了事情,父亲觉得没脸面对老师和同学们
【3】“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那不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受到了诺比斯的侮辱,烧炭工感到愤怒,他不愿意和绅士握手
B.虽然受到了诺比斯的侮辱,但烧炭工并不想太为难孩子,不需要他的道歉
C.既然受到了诺比斯的侮辱,烧炭工坚持要孩子先道歉才愿意和绅士握手
D.烧炭工认为绅士让孩子道歉不真诚,因此他不愿意和绅士握手
【4】“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对娆炭工的___________描写。烧炭工想说又没说出来的话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烧炭工和绅士这两位父亲形象,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请根据你的理解,用关键词进行概括,填写在下图中。
【6】故事的结尾,老师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觉得这节课“精彩”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你了解狼吗
①狼属于犬科动物。头腭呈现尖形,耳尖且直立,鼻端向前突出,足长体瘦,尾巴常垂于后肢之间。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差异,通常背部呈黄灰色,略混黑色,而腹部毛色发白。
②狼的嗥叫声尖厉、悠长,能传到十千米以外。它用嗥叫声来发泄情绪,确定领地,向敌人宣战,与同伴联络……真可谓“内涵丰富”。
③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伙伴沟通。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猎人设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受骗。可见,狼是一种智商高的动物。
④狼的适应性很强。从高山到平原,从大漠到海滩,都有狼的足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⑤狼本性残忍。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伤时,其余的狼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死去同伴的肉。但它们对自己的幼崽则充满了爱。公狼母狼共同养育后代。母狼产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外出找食,公狼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既要负责喂养母狼和幼崽,又要在遇险时保护“家人”。成为父母的狼对幼狼更是关怀备至,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幼狼免遭伤害。
⑥狼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因此,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害兽,大肆捕杀。由于捕猎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牧民发动灭狼运动后,虽然看不到狼的踪影了,但是红毛兔却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导致牧场遭到洗劫,变成荒漠。政府只好花重金从美国进口一百条野狼,将它们放入牧场。两年后,红毛兔的数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1】写出短文第③~⑤自然段的说明要点。
自然段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说明要点 | 外形特点 | 叫声尖厉 | ____ | ____ | ____ | 所起作用 |
【2】短文第①自然段画横线一句中的“通常”一词,如果删掉就不准确了,因为:______
【3】短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A.说明我国南方的狼与北方的狼特点不同。
B.说明狼的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狼。
C.说明狼在进化中毛色会发生较大变化。
【4】短文第⑥自然段中“二十世纪……得以恢复”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5】将“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害兽,大肆捕杀”的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
17、课内阅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联系语境,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选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接着写了墙面刷后成了________,说明刷子李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之舟(节选)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①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qiào qiāo)走路,看虾兵、蚌(bàng bàn)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pì bì)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②卖玩意儿的也不少 彩色的纸风车 布老虎 泥人 竹制的花蛇 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选择)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单选)给标②的面线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正确的选项是( )
A., , , , 。 B., , , , ……
C.、 、 、 、…… D., 、 、 、 ……
【3】(简答)标①的画线句子是场景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拓展阅读。
梅兰芳少年学艺的故事
梅兰芳八岁时,父亲就让他学戏。少年的他,资质太差,不是唱戏的料子。眼睛无神,是个近视眼,眼睛迎风流泪;嗓子不响亮。可是,生活所迫,他必须要学。
有一个人愿意教他,那就是吴菱仙。他为什么愿意教梅兰芳学戏呢?原来,吴老师年轻时,有一次梅兰芳的爷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他把恩德报答在梅爷爷的孙子那里了。
为了弥补近视眼,吴老师教授了他一些练眼神的方法。一个方法是几个小时目不转睛盯着一个物体,他总是练得泪流不止,个中滋味,可以体会。即使这样辛苦,他一练就是十多年,坚持不懈。还有一个方法是,他买了一些鸽子,手中拿着一根绑着红布或绿布的棍子。摇一摇红布的棍子,鸽子就会飞到他手里啄食,他眼睛盯着鸽子飞到手里,盯着它吃食。他摇一摇绿布的棍子,鸽子又飞向远处,他目送着鸽子飞向天尽头,直到消失。就这样的苦练眼睛肌肉,他的眼睛也就特别有神采了。
为了练嗓子,吴老师六点钟就来他住的房子,敲窗子叫他起来吊嗓子。开始先带他遛弯儿,遛了半多小时,人也出汗了,才开始让他练嗓子。为什么先让他先遛弯儿,不直接就吊嗓子?吴老师爱惜他嗓子,先出汗,把人整个肌肉都活动起来了,血液也活动起来,再练嗓子,嗓子才没事,要不然嗓子非废了不可。
少年的梅兰芳就是凭着这样的苦练,终于弥补了先天的缺陷,由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成为享誉世界的戏曲大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弥补——(______) 坚持不懈——(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的先天条件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兰芳学艺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仿写句子。
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
仿写:雨点落在窗玻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仿写:腊月,天多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五官中“口”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改成陈述句)
(2)太阳光杀死了细菌。(改成被字句)
(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修改病句)
23、习作。
如果要给你的家人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是知识渊博的爷爷,还是爱唠叨的奶奶?是幽默的爸爸,还是勤快的妈妈?是调皮的弟弟,还是活泼可爱的妹妹?他有着怎样的特点?让我们用文字把他“画”出来吧!请抓住细节进行描写,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