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华在野外看到过下列四种动物,其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蜈蚣
B.蚯蚓
C.鳝鱼
D.银环蛇
2、湖南洞庭湖曾经是感染血吸虫病的高危区,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依次为( )
A.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B.线形动物、软体动物
C.线形动物、扁形动物
D.扁形动物、软体动物
3、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
A.球菌
B.杆菌
C.芽孢
D.螺旋菌
4、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尿素和尿酸都是细胞代谢时产生的废物,高尿酸血症(主要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可能引起痛风病、慢性肾病等疾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泌尿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A.肾脏
B.膀胱
C.尿道
D.尿液
【2】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图中构成肾单位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④⑤
【3】正常情况下,尿液与④中液体的成分相比较,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蛋白质
D.血细胞
【4】长期高尿酸血症容易引发尿酸盐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导致上皮细胞坏死,这将会直接影响肾小管的( )
A.滤过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储尿作用
D.排尿作用
【5】尿酸盐结晶如果沉积在关节内,则容易引发痛风病。火锅、海鲜、啤酒等嘌呤含量丰富的食物是引发痛风病的饮食因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喝饮料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出
B.尿液是健康人将尿酸排出体外的唯一途径
C.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的沉积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
D.痛风患者在发病期应减少海鲜、啤酒的摄入,不发病时可正常摄入
6、动物研究员记录了一种沙漠中生活的蜥蜴在不同地表温度下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动物的体温变化情况与蜥蜴类似的是( )
比较项目 | 地表温度/℃ | 蜥蜴体温/℃ |
测量结果 | 26 | 25 |
52.6 | 39.2 |
A.信鸽
B.骆驼
C.蝰蛇
D.野马
7、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蝗虫、家蚕、青蛙的生殖发育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相同点是:卵生、体外受精、有性生殖
B.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不经历②蛹期,所以蝗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
C.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若虫期,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①幼虫期
D.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
8、下列关于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寄生
B.真菌使人患足癖——寄生
C.细菌、真菌使面包发霉——寄生
D.豆科植物与根瘤——共生
9、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在市内交通道路两旁移栽了大量树木。下列叙述与所学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去掉部分枝叶——减弱呼吸作用
B.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和根毛
C.盖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
D.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
10、身体分节能使躯体运动灵活。下列动物中身体分节的是( )
①水螅 ②涡虫 ③蚯蚓 ④蜗牛 ⑤蜘蛛 ⑥蛔虫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③⑤
11、为研究菊花开花与光照时间及光照部位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的实验及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存在光照时间和光照部位两个变量
B.仅甲、乙两组对比,说明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
C.仅丙、丁两组对比,说明菊花感受光照部位是叶
D.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
12、在我国首次发现的中国瘰螈(如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山溪间,用皮肤、口腔黏膜和肺呼吸。据此判断中国瘰螈属于( )
A.两栖动物
B.鱼类
C.鸟类
D.哺乳动物
13、小明的宠物狗“乐乐”经过4-5天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关于“乐乐”定点大小便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这种行为不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C.所有动物都能在4-5天的时间里学会
D.这种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14、请你模仿做一下:手拿一个苹果,从桌面放到嘴边准备咬。这个过程中,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
A.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和肱三头肌舒张
C.同时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和肱三头肌收缩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夏天的雨后,池塘中雄蛙齐鸣的景象。雄蛙可以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娃——青蛙四个阶段。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分别是(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16、下列属于海葵和涡虫共同特征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体表有刺细胞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
17、四川省作为我国主要的大熊猫聚集地,发生地震可能会对大熊猫的栖息地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发生地震,为保护大熊猫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
D.法制教育和管理
18、下列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从萌发到子叶出土前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9、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 )开始出现的.
A.单细胞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节肢动物
20、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整个地球
B.海平面以上20千米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21、DNA的结构是 结构。
22、观察图,说出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
23、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它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___。
24、让一棵塔菊植物上开出不同花冠、不同颜色的菊花,可通过 方式培育。
25、如图是男女体细胞内23对染色体排序图。请回答: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______________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个DNA包含多个能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这些片段被称为_____________。
(2)据图判断,甲个体为___________性。(填“男”或“女”)
(3)图中乙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个女孩,他们生二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分为动物生来就具有的,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________行为和必须借助于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________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法和观察法。
27、番茄用开水烫过后可以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________组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较暗,应该用________调节对光。
28、人们通常把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9、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__________ 。在输卵管中形成的细胞染色体为___________。
30、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①食品制作:
利用细菌:用_______菌制作泡菜、酸奶和奶酪用_______菌制醋。
利用真菌:蒸馒头做面包用_______菌;制酱油和各种酱类、酿酒用_______
②食品保存
食品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或真菌的_______引起,它可以从食品中获得_______,并在食品中_______和_______,导致腐烂。
防腐的主要原理: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_______或_______他们的_______和_______
举例:
食品保存脱水法:如蘑菇,原理_______
渗透保存法:如果脯,原理_______
晒制与烟熏法:如熏肉,原理_______
方法腌制法:如咸鱼,原理_______
巴斯德消毒法:如袋装、盒装牛奶,肉肠,依据_______
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依据_______
罐藏法:如罐头,依据_______
冷藏法:依据_______
③疾病防治:生产抗生素:抗生素是指某些_______和_______产生的能够_______某些致病_______的物质。青霉素是由_______产生的,可治疗多种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胰岛素:科学家把能生产_______的基因转入_______内,使之大量生产治疗_______的_______
④环境保护:
无氧条件时:有机物甲烷菌_______,甲烷可用来照明、取暖、发电,同时_______废水。
有氧条件时:有机物CO2+H2O,用此原理可以净化污水、废水。
31、请将下列生物和他们的生殖发育特点相连。
32、水流入鱼口后,经过鳃,然后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的水和流入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氧气增多了。____
33、如图为显微镜下血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A ]________。
(2)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少、个体比A大的血细胞是[ B ]_______当人体有炎症时,该细胞的数量会_______。
(3)在血细胞里具有运输氧气的是_______。(填写标号)
(4)皮肤轻微擦伤后能够自然止血的是________。
34、根据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细菌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3〕_____________。
(2)细菌靠________ 生殖,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又可形成休眠体_____________,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