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理解填空。
1.《草原》一文按照_________的顺序依次描绘了草原风光、_________、________三幅动人的画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了蒙汉情深。
2.《丁香结》一文中,作者从视觉、嗅觉的角度,从________、_______、形状三方面描写了丁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引上绝路、顶峰歼敌、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了叙述。叙述时,既有对五壮士的群体描写,也有对__________的个体描写。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开国大典》一文中,作者从群众进场开始,描写了举行典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盛大的场面,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5.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从《竹节人》一文中获得不同的信息:可以知道竹节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感受到玩竹节人的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词语。
巧(____)天工 波涛(_____)涌 笔走(_____)蛇 戛(_____)而止
3、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自____自受 ②心____肉____
③忐____不安 ④汹涌________
⑤跌跌________ ⑥喜____望____
1.词语③的意思:___________。
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2.像词语⑤这样形式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的巨浪拍打着堤岸,巨大的撞击声让人感到__________。(选词填空)
4、经典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3)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马诗》)
(4)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5)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6)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看拼音,写词语。
pí juàn tuí rán jǔ sàng dǐ y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páo xiào yōng dài bào yuàn yōu lǜ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 锦官城:________ 野径: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烈火焚烧若等闲( )
A. fén B. lín
【2】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粉骨碎身浑不怕( )
A. 全身 B. 全
【3】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要留清白在人间( )
A. 高尚的节操 B. 青色和白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古诗内容及你的积累填空。
(1)“粉骨碎身浑不怕”这一句借石灰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精神。
(2)“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追求,由此我想到了王冕《墨梅》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石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诗人不怕“________”,不怕“________”的意志和节操。
8、阅读《蜀相》这首诗,
蜀相
作者:杜甫 (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颔联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绘出祠堂周围的小环境。唐人李华《春行即兴》中写道:“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其中“自”“空”二字用法同杜诗相同。请抓住“自”“空”两个字分析这个小环境的特色,再进而体会这两句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前一句是自问,后一句是自答。这两句直接承题“蜀相”,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写的表达方式。
B. 颈联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写出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C. 尾联是叙事兼抒情,情真意切,很有感人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之情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D. 这是一首记游兼咏史的佳作,但思想较消极,表现出一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欲出世隐居的悲观情调。
9、阅读。
诗中“秋”
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 )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邻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股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张藉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
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1】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理解古诗?请列举几个。
___________
【2】运用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你对《逢入京使》意思和情感的理解。
___________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你体会到读诗的哪些“妙处”?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用到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在( )中填上对应的序号。
①表示引语;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④表示否定和讽刺; ⑤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5】判断。
①《子夜吴歌·秋歌》的作者是王维。( )
②短文中小作者说自己不喜欢菊花,这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
【6】把带“ ”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
10、快乐读书吧。
“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
【1】《童年》中这位使“我”充满力量的“她”是______(谁),她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个关键词)。
【2】著作中,“她”给“我”带来温暖和爱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概括,至少1件)。
11、课文重放。(5分)
到了春天,蜗牛醒来,它的约3英尺长的身体从可里伸出来。它饿了,开始觅食。它的视力不好。它的眼睛长在头顶最上面的触角的末梢,视力很弱。但是它的嗅觉很灵,可以帮助引导它找到新鲜嫩绿的食物。然后,它的小嘴就开始吃了。
蜗牛的嘴不比一根大头针的针尖大,但是它有25600颗牙齿!这些牙齿小得都看不见。但是它们很管用。如果你把一只蜗牛放在一个硬纸板盒里,它会咬穿盒子跑出来!而且它的牙齿如果磨坏了,还会长出新的。
蜗牛大部分在晚上觅食,但是在阴天里它白天也吃东西。事实上,蜗牛整天都在吃东西,可以连吃几个小时,永远不会感到饱。
(1)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2分)
(2)短文介绍了蜗牛的哪些生活习性?(3分)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该文段主要描写了( )的丁香花。(填序号)
A.城里
B.城外
C.斗室外
D.城里城外
【2】画“ ”的句子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者把小花比作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_________、繁密的特点;作者还把丁香花当作人来写,用“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刻画了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3】该文段主要描写了丁香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①花色②花香③姿态)(填序号),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
【4】请仿照画“ ”的句子 ,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盼》片段,回答问题。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1】“扑”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轻打,拍;②冲。在“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中,“扑”的,解释为( ),在“扑打衣服上的尘土”中,“扑”的解释为( )。(填序号)
【2】画“ ”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以及“我”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下面哪些词语能形容文中的“我”对雨天穿雨衣的渴望?(多选)( )
A.望眼欲穿
B.众望所归
C.计日可待
D.翘首以待
14、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毁坏一(_____)灾难一(_____)
【4】从加点词语“几百万年”“几亿年”中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
【5】“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列举的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7】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有( )(多选)
A.生态灾难 B.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C.自然灾害行 D.人类滥用化学品
【8】文段中“本来”的意思是____,“本来” 强调了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
【9】从加点词“随意毁坏、不顾后果”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你一定感慨万分,请你就此写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要求写句子。
例:店里冷。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
(1)声音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是不能不吃的。
变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灵鸟在树上叫。(写成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被”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把”字句)
19、如果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21、习作。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艺术殿堂中美妙的艺术,他人卓越的才能和美好的心灵……都需要我们去发现。请你以“最美的 ”
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风景、心灵、画面、瞬间等,然后完成习作,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提示: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的习作方法。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还要注意重点部分写详细、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