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战争场面惨烈 B. 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 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 火药威力巨大
2、下列没有关系的一组是( )
A.陈桥兵变——赵匡胤
B.岳飞抗金——北宋
C.澶渊之盟——寇准
D.辽——阿骨打
3、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清乾隆时管辖新疆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伊利将军
C.驻疆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4、有同学研究清朝历史时整理出如下史实,据此推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①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②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中俄雅克萨之战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
5、下面是小王同学总结的忽必烈主要事迹的三字经,其中有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A. 建元朝
B. 行汉法
C. 建蒙古
D. 定大都
6、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下列不属于中书省直属的被称为“腹里”的地区是
A.山东 B.山西 C.河北 D.河南
7、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 明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朱元璋——1127年 B.赵匡胤——960年
C.忽必烈——1271年 D.朱元璋——1368年
8、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
A. 云南王 B. 怀仁可汗 C. 松赞干布 D. 渤海郡王
9、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是
A.八股取士强化门第高低,不注重依据才学选拨人才
B.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C.科举考试大力提倡尊孔崇儒,儒学占据独尊地位
D.八股取士焚烧了大量古典书籍,造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极大破坏
10、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图一、图二、图屯、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11、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 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 棉花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12、唐朝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指的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13、明朝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在思想控制方面的最重要的表现是( )
A. 废行省,设三司 B. 废除丞相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八股取士
14、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
B.暴虐无道的统治
C.外戚、宦官专权
D.土地兼并严重
15、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杂剧应运而生(见下图)。杂剧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
A.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B.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C.政府重视文化、科技的发展
D.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多
16、明朝时期,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列属于明太祖强化君权措施的是( )
A.实行郡县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废丞相,设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17、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实施 (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振兴东北战略
C.中部崛起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
18、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明朝时,科举考试用纸答题
B.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19、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由曹雪芹创作的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牡丹亭》
20、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共同说明了
A. 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 科举制度能杜绝所有弊端
C. 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
D. 科举制度优于西方选官制度
21、隋唐定都____,北宋定都东京,元朝定都_____,中国政治中心完成了由关中到中原,由中原到北方的转移。
22、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23、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4、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雍乾三朝,大兴“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5、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________(写清X年X月X日)地点________。
26、清朝设立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
27、填空题:(5小题)
(1)司马光的_______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火药和烟火在_______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3)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甘薯、______________、花生和____________等农作物。
(4)明朝的科技名著有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_、宋应星的____________和徐光启的_____________。
(5)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_______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_______修筑的。
28、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宋高宗)登上皇位,史称南宋。
29、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总结的科技巨著是________。
30、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①《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③《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④《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32、唐朝时文学艺术多姿多彩,名家辈出。请列举出著名诗人、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各一位。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你知道上面的两则材料出自谁之口吗?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改革最先从哪开始?
(3)列举对外开放首批的四个经济特区。
(4)根据提示补充完整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