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并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是( )
A.楚汉之争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七国之乱
3、宋太祖曾这样形容某一历史时期,曰:“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下列有关这一时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D.南方各国相对安定,统治者注意保境安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4、学生参加电节目知识竞赛,有一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他难确定其中表述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北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火药在元朝开始应用于军事 D.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5、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治
6、在历史上,中外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宋夏和约 B.《尼布楚条约》 C.宋金和议 D.澶渊之盟
7、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但剧中部分穿帮镜头令人汗颜。根据史实,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
A. 酒壶、茶壶 B. 猪肉、羊肉
C. 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 D. 刀、剑
8、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绍兴和议”、“岳飞抗金”、“元朝统一”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 国家的统一
C. 对外开放的时代
D. 中华大家庭的友好关系
9、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A.司母戊鼎和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实物史料
B.《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文献史料
C.抗战老兵的回忆录音是口述史料
D.《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文献史料
10、用文献史料探究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作为首选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资治通鉴》
11、《明太祖实录》记载:“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袭此制,其间虽有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之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分割宰相权力,分化事权
C.废丞相,设三司
D.设立了南书房
1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描述的政权并立局面可能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主持的《百家讲坛》颇受听者喜爱。他曾这样讲述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南征北守定宏图,玉斧一挥指大渡。”据此判断,这位帝王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14、“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是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该诗句表达了后人对 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15、宋朝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谚语说明宋朝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重义轻生
D.重财轻义
16、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下列属于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灌溉工具是
A. B.
C. D.
17、589年,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
A.南朝
B.隋朝
C.北朝
D.唐朝
18、“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19、他历时15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筪、657部;回国后又潜心译经19年,翻译经书75部、1335卷。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的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描写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三国鼎立局面
C.南宋偏安政权
D.满族入主中原
21、元末明初,作家______的一部小说作品中,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2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23、宋代设立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代顺治时期,颁布“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4、小说和艺术
(1)小说:
①《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利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三国演义》是我国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书中以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③《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作者是_____。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____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2)艺术:明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是_____,代表作《_____》,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5、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_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____________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___。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3)作用: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__________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6、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
27、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工匠________。
28、明朝末年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了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
29、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3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开始的;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32、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① 在战国称为司南;②北宋 发明 ③ ④东汉 改进
3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今天的“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有一定的关联。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丝绸之路路线图
(1)丝绸之路以A为起点,写出A的名称。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贡献?写出图中B区域的名称。
材料二
图2宋代海外贸易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以及最远到达的地点。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名称叫什么?
材料三 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对外交往的形式(或特点)。
材料四 我们期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合作框架与倡议,重振古丝绸之路精神。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联合公报》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丝绸之路”体现了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