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 2、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并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是( )

    A.楚汉之争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七国之乱

  • 3、宋太祖曾这样形容某一历史时期,曰:“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下列有关这一时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D.南方各国相对安定,统治者注意保境安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 4、学生参加电节目知识竞赛,有一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他难确定其中表述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北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火药在元朝开始应用于军事   D.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 5、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治

  • 6、在历史上,中外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宋夏和约 B.《尼布楚条约》 C.宋金和议 D.澶渊之盟

  • 7、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但剧中部分穿帮镜头令人汗颜。根据史实,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

    A. 酒壶、茶壶   B. 猪肉、羊肉

    C. 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   D. 刀、剑

  • 8、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绍兴和议”、“岳飞抗金”、“元朝统一”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 国家的统一

    C. 对外开放的时代

    D. 中华大家庭的友好关系

  • 9、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A.司母戊鼎和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实物史料

    B.《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文献史料

    C.抗战老兵的回忆录音是口述史料

    D.《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文献史料

  • 10、用文献史料探究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作为首选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资治通鉴》

  • 11、《明太祖实录》记载:“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袭此制,其间虽有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之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分割宰相权力,分化事权

    C.废丞相,设三司

    D.设立了南书房

  • 1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描述的政权并立局面可能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3、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主持的《百家讲坛》颇受听者喜爱。他曾这样讲述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南征北守定宏图,玉斧一挥指大渡。”据此判断,这位帝王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 14、“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是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该诗句表达了后人对 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 15、宋朝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谚语说明宋朝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重义轻生

    D.重财轻义

  • 16、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下列属于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灌溉工具是

    A. B.

    C. D.

  • 17、589年,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

    A.南朝

    B.隋朝

    C.北朝

    D.唐朝

  • 18、“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 19、他历时15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筪、657部;回国后又潜心译经19年,翻译经书75部、1335卷。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的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

  •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描写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三国鼎立局面

    C.南宋偏安政权

    D.满族入主中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元末明初,作家______的一部小说作品中,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 2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 23、宋代设立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代顺治时期,颁布“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 24、小说和艺术

    (1)小说:

    ①《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利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三国演义》是我国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_____。书中以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③《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作者是_____。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____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2)艺术:明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是_____,代表作《_____》,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25、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_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____________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___。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3)作用: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__________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 26、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

  • 27、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工匠________

  • 28、明朝末年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了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

  • 29、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3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开始的;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①   在战国称为司南;②北宋   发明   ④东汉 改进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今天的“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有一定的关联。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丝绸之路路线图

    (1)丝绸之路以A为起点,写出A的名称。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贡献?写出图中B区域的名称。

    材料二 

    图2宋代海外贸易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以及最远到达的地点。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名称叫什么?

    材料三  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对外交往的形式(或特点)。

    材料四  我们期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合作框架与倡议,重振古丝绸之路精神。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联合公报》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丝绸之路”体现了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