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定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大臣结党营私,官吏贪赃枉法,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

    A. 社会经济明显发展

    B. 政治清明

    C. 百姓富裕

    D.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 2、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枢密院             

    ③设置通判             

    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 3、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西夏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元朝建立

  • 4、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文物见证了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 B.元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

    C.明朝对东北边疆的守护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隋

    B.辽

    C.元

    D.清

  • 6、清初的统治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A.引进占城稻,提高粮食产量 B.开凿了大运河

    C.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D.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 7、参考下图:你认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这幅描绘了宋代万千气象社会生活的名画是?

    A.《天王送子图》 B.《明清上河图》 C.《洛神赋图》 D.《清明上河图》

  • 8、自夏朝以来,统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下列对结束自三国时期到南北朝长达230余年分裂局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A.秦始皇

    B.杨坚

    C.李世民

    D.成吉思汗

  • 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句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惜春情怀,根据其风格判断,写这首词的人是( )

    A. 苏轼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 10、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小说成就最为突出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清

  • 11、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       )

    A.江苏南京

    B.江西景德镇

    C.河北保定

    D.浙江杭州

  • 12、监察法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反腐的一部基本法,既是监察权力进行反腐的“利器”,也是监察权力强化自我规制的“笼子”。宋朝时期分割知州权力并负责监察知州的是

    A.枢密院

    B.御史台

    C.通判

    D.转运使

  • 13、王老师备课时收集了一些史料,他最有可能是准备讲授以下哪一内容(  )

    A. B.

    C. D.

  • 14、“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材料中的“它”是

    A.内阁

    B.东厂

    C.南书房

    D.军机处

  • 15、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 转运使

    B. 三司

    C. 宣政院

    D. 厂卫特务机构

  • 16、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该寺内供奉的中国古代人物像是

    A.玄奘

    B.鉴真

    C.张骞

    D.班超

  • 17、你认为描绘了宋代万千气象社会生活的名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

    A. 《天王送子图》

    B. 《清明上河图》

    C. 《洛神赋图》

    D. 《步辇图》

  • 18、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王祯

  • 19、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 20、下列哪些发明的出现,促进了唐朝时期土地的开发,并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毛泽东诗词选》时,看到《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词句,便开展讨论,你能和他们一起讨论吗?

    1)小华说:汉武帝是汉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做了许多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事。

    2)小丽说: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大家尊奉他为各族的(   )

    3)小梅对词中宋祖到底是北宋还是南宋发生了疑问,你认为应该是(  )宋的皇帝。

    4)小成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元朝,是吗?你应该告诉他,元朝是( )建立的。

    5)你补充说:由此我还想到,元朝人口大面积流动,元朝民族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还创立了(   )制度,对后世省级行政区设立意义深远。

  • 22、金灭北宋: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____灭亡。

    知识点3 南宋的偏安

  • 23、科技名著

    (1)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的科技巨著《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_____”。

    (3)徐光启的农业著作《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____科技巨著。

  • 24、“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当时重要粮仓在__________

  • 25、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是________(人名);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以加强贸易管理。

  • 26、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27、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 28、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 2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________完成。

     

  • 30、新罗仿唐采用___________选拔官吏;朝鲜的___________也传入中国。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朱元璋、雍正帝强化皇权的政治措施各一例。

    (2)列举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一例。

    (3)列举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大商帮一例。

    (4)说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名称。

    (5)列举明清时期在思想上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各一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1)材料一反映唐朝科举制度取士的特点是什么?(可以摘抄材料)

    (2)材料一中“文士多愿应进士科”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材料二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科举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