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联“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羲之
D.张仲景
2、铁木真经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唯一途径是
A. 各部落统一起来
B. 不断迁徙
C. 发展海外贸易
D. 发展商业
3、《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发明的应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4、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的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宋代农业的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C.宋代商业的发展
D.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5、在封建社会里,汉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皇帝,而少数民族则另有称呼,其中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 单于 B. 可汗 C. 赞普 D. 国王
6、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旷世名作_____,描绘了都城东京汴河两岸的繁华风光,体现出的绘画风格是( )
A. 《清明上河图》 山水画 B. 《秋郊饮马图》 文人画
C. 《清明上河图》 风俗画 D. 《货郎图》 花鸟画
7、千百年来,岳飞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爱国者的代名词受到人们敬仰,主要是因为他( )
A.身先士卒,抗辽卫家
B.鼎新革故,变法图强
C.精忠报国,收复河山
D.青史留名,舍身抗元
8、“厂卫”是明朝皇帝的耳目和爪牙。其中“卫”指的是
A.皇帝的侍从 B.锦衣卫 C.西厂 D.东厂
9、1974 年在福建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出一条南宋末期的海船,据计算其载重量当在 200 吨以上,船上共有 13 个隔舱,第一和第六舱保存有桅杆座,说明它是三桅或多桅的远洋帆船。材料直接反映出南宋
A.对外交往频繁
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海船种类繁多
D.海陆交通发达
10、属于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A.编著《天工开物》 B.编著《农政全书》
C.编写《本草纲目》 D.发明活字印刷
11、《蒙曼说唐:武则天》(如图)揭秘中国历史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出身之谜,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主要是因为她
A. 替唐高宗处理朝政
B. 继承唐初的政策,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她是唯一的女皇帝
D.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12、宋代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这说明当时( )
A.重文轻武 B.重武轻文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13、这个人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的评价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个人是 ?
A.李渊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4、2020年2月,日本捐赠给湖北的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历史上,为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伟大实践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天竺
C.张骞通西域 D.遣唐使到中国
1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赞颂的这项中国古代伟大工程的中心在( )
A. 余杭 B. 长安
C. 涿郡 D. 洛阳
16、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对宋代科技成就情有独钟。以下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7、下图中展示的工具所涉及的行业是
A.手工业
B.农业
C.冶铁业
D.纺织业
18、《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C.忧怜百姓 D.完善各项政策
19、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在一组名画前,老师指着其中一幅对同学们说:”名画中有历史,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这幅画是
A.《步辇图》
B.《天王送子图》
C.《清明上河图》
D.北京《前门街市图》
2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中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21、(1)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加强,史称_________,唐玄宗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_。
(2)人们称_________为诗仙;人们称_________为诗圣。
(3)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建立于_________年,北宋建立于_________年。
(5)北宋的_________开创了一代词风;_________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22、元朝时,________的设置是台湾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清政府设置________.加强了对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管辖。
23、中国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外传播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24、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
25、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
26、开通:_____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_____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____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抵____,南至____,连接了海河、____、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2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8、施耐庵写的《____》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9、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_____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______。
30、“罄南山之竹书罪无趣,决东海之波流而难尽”痛斥的是________;________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1、连线题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33、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肤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为避免“覆舟”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写出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并指出科举制在唐朝当时人们普遍推崇什么科目的考试?
(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举出一例唐太宗统治时期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