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它的作者是( )
A.阎立本
B.颜真卿
C.欧阳询
D.吴道子
2、唐朝有这样一位女性:“一朵铿锵的深宫玫瑰,娇弱的肩膀担起天下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步伐,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知此历史人物是
A.杨贵妃 B.武则天 C.王昭君 D.李清照
3、在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发展到高峰时,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形势下始终将中国的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他”指的是:
A.朱德
B.毛泽东
C.叶剑英
D.邓小平
4、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对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宋朝时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B. 宋代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C. 当时丝织业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
D. 宋代商业繁荣但是经商时间受到限制
5、公元605年,一个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工程开始启动。这个工程是
A.修建含嘉仓 B.开凿大运河 C.兴建隋长城 D.营建东都
6、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 定都应天府
B. 成立东厂
C. 设立“三司”
D. 废除丞相制度
7、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部名著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8、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扩大六部职权 B.便于传达政令
C.改革丞相制度 D.加强君主专制
9、南宋时人口多达百万的大都市有
A. 明州 B. 泉州 C. 苏州 D. 杭州
10、 “历史很精彩,我要去读读。”老师给七(1)班的同学们介绍了《马可波罗行纪》,此书记载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的所见所闻。元代在下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④
C.③
D.②
11、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 在瓦子中听到唱曲《窦娥冤》
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 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2、唐朝有位诗人被称为诗仙,其诗风飘逸洒脱,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欧阳询
13、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职责。下列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事件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雅克萨之战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4、唐朝末年,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辽
B.北宋
C.南宋
D.金
15、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他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16、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家报纸撰文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速度已进入了一个由渐进到跃进的阶段”“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这说明( )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B.农业生产的发展,将迅速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D.经济工作不遵循客观规律,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17、一位出使辽国的官员回国后向朝廷报告说:“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报告中“和好”指的是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绍兴和议 D.宋夏和议
18、古籍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战国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19、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在1553年被哪国殖民者攫取居住权?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美国
20、唐代诗人社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廉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21、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22、(1)隋朝的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等(_____)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唐朝的国势从(_____)由盛转衰,并逐渐形成(_____)的局面。
(3)在地方,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视他为(_____)。
(4)宋朝时,(_____)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宋时,(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5)蒙古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完成的;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
23、元朝设置_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4、北宋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的《牡丹亭》。
25、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____,它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26、填空题
(1)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_____)区;城内所建的100多个坊,是(_____)区。
(2)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
(3)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元杂剧最优秀的剧作家是(_____)。
(4)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明北京城的建筑,最雄伟壮丽的是(_____)。
(5)1684年,清政府设置(_____),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27、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他就是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8、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________一书
29、措施:打击____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0、“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这一冤案得到平反。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32、写出下列朝代的都城。
(1)隋朝——
(2)北宋——
(3)元朝——
33、问题探究,展示交流
探究一: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
探究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有什么背景?主要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对北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三: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