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熙时,大臣胡中藻因写的诗中有“把心肠论浊清”而被杀头,友人也受到牵连,这是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大兴文字狱
B. 罢黜百家
C. 设立锦衣卫
D. 焚书坑儒
2、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光武中兴
3、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4、下列各个选项中,不属于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是( )
A. 设置宣政院 B.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C. 设立驻藏大臣 D.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5、废除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的古代帝王是( )
A.忽必烈 B.朱元璋 C.明成祖 D.康熙帝
6、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唐至宋代这一时期的什么情况
| 西汉(2年) | 西晋(280年) | 唐代(742年) | 宋代(1080年) |
北方 | 965 | 149 | 493 | 459 |
南方 | 111 | 65 | 257 | 830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权并立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交融加强
7、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台湾省 B.台湾府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8、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的场景。松赞干布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突厥
9、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了一条从北往南的路线。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 )
A.涿郡—洛阳一余杭
B.洛阳一涿郡余杭
C.洛阳一余杭一涿郡
D.余杭一洛阳一涿郡
10、“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唐蕃和亲的原因
C.唐蕃和亲的经过 D.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1、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按设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安西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驻藏大臣 ④台湾府 ⑤伊犁将军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③④⑤
12、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苏州
13、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十几批遣唐使的国家是( )
A.新罗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14、某同学要研究“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他拟定了四个题目,请你帮他选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国家分裂的时代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5、唐朝时期,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出人长安,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象。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时国家统一
B.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唐朝的疆域扩大
D.唐朝的对外交通十分发达
16、此书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描述此书的关键词有:“明末出现”、“总结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百科全书”等。该书为( )
A. B.
C.
D.
17、鲁迅赞曰:“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该也。”四大名著中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是
A. B.
C. D.
18、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断代史
D.记事本末体通史
19、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0、《两宋风云》提到,宋代士人受到尊敬,各级官员俸禄丰厚,主要原因是宋代实行(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21、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________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____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22、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是________(人名);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以加强贸易管理。
23、填空
明朝建立者是明太祖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明朝强化皇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在中央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________的居住权。________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李自成率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________”的口号。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的叛乱。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___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三国志通俗演义》以________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__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
24、唐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2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__,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6、(1)贞观之治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享有“诗仙”美誉的唐代大诗人
(4)“黄袍加身”典故的主角
(5)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大唐僧人
27、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清朝大兴____,造成了____,摧残了许多人才;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_____。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____;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28、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29、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在地方,朱元璋取消______,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了______ 和中书省,提升______职权,还分散兵权。
30、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____,西夏向____求援被拒,_____年西夏灭亡。
31、连线题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从秦朝直至清朝,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关系篇】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回答,吐蕃是我国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试举一例唐朝和吐蕃友好往来的史实。
【管理制度篇】
材料二 至元十一年(1276年),赛典赤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中庆(昆明)。从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马曜《云南简史》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管理地方的哪一行政制度?
【机构设置篇】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凤山、诸罗)的行政机构,并设巡道一员,隶属福建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设置什么机构管理台湾地区?
(4)明末清初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管辖台湾的措施。
【国家疆域篇】
材料四 清代自顺治入关,历经康熙、雍正两朝,迭破噶尔丹及罗卜藏丹津诸叛酋,乾隆继之,国威远镇,既荡平准噶尔,复戡定回部之乱……清代之版图至此极大矣。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5)材料四反映出清朝对我国哪一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代之版图”对当今中国疆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