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据此可知,科举制度
A.彻底铲除了贵族特权 B.能完全遏制腐败
C.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化 D.巩固了国家统治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出自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句描述的情景与下列选项相符的是()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南宋抗金
D.澶州之战
3、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要对“北宋与辽议和”与“北宋与西夏议和”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北宋送给对方“岁币”②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③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④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A.洛阳、涿郡 B.涿郡、余杭 C.洛阳、长安 D.余杭、涿郡
5、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曹雪芹
6、如下图所示局面的出现发生在哪一事件后?( )
A. 唐太宗大败突厥后
B. 澶渊之盟后
C. 靖康之役后
D. 偃城大捷后
7、《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甩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C.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 D.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8、生活在宋朝的人们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吃占城稻米饭
B.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
C.看到回族人用纸币购物
D.品评《资治通鉴》
9、唐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多谋善断
B.善于创新
C.直言敢谏
D.作战勇敢
10、唐朝一位画家: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后世尊称为“画圣”。这位画家的代表作是
A.
B.
C.
D.
11、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包括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节日和习俗开始于我国的
A.汉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元朝时期
12、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个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个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这个文人被定罪问斩。请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压制文人 B. 打击汉人 C. 维护统治 D. 钳制思想
13、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该包括
①1405—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 ②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③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④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词发展到两宋时期称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最早出现在 ( )
A.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5、唐太宗主张选人用人,不以个人好恶而取才。他说“吾(我)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反映了唐太宗( )
A.虚心纳谏 B.节俭治国 C.勤于政事 D.唯才是用
16、耶律阿保机和元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的相同之处包括:( )
①创制本民族文字 ②吸收中原文化 ③发动对北宋的战争 ④与北宋政权“和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我国古代被称为“书圣”“诗仙”“诗圣”的分别是( )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李白、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 张旭、顾恺之、杜甫
18、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9、传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事实上,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进扰
B.满足巡游江南的需要
C.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D.为了把南方的水引过来
20、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
A.文治局面
B.武治局面
C.文武兼治
D.民主政治臻于极盛
21、北宋时,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是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22、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3、填空题。
政权名称 | 建立者 | 都城 | 民族 | 建立时间 | 灭亡时间 |
隋朝 |
|
| 汉族 |
|
|
唐朝 |
|
| 汉族 |
|
|
北宋 |
|
| 汉族 |
|
|
辽 |
| 上京临潢府 |
| 10世纪初 |
|
金 |
| 会宁 |
|
| 1234年 |
西夏 |
|
|
| 11世纪前期 | 1227年 |
南宋 |
|
| 汉族 |
| 1276年 |
24、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________。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________。
25、_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建立,都城长安。
26、自________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到______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步超过北方 。
27、契丹族:(1)区域: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2)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临潢府。(3)统治:发展生产,创制____,国力不断增强。
28、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____。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____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9、西藏、新疆、台湾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上,都有中国政府管理他们的依据。元朝时,设立了________来对西藏进行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来负责管理台湾,这是历史上首次政府在台湾建立的管理机构。清朝时,设置________来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来管辖台湾。清朝还设置了________,管理新疆地区。
30、请写出以下朝代的建立者及都城
朝代 | 隋朝 | 北宋 | 元朝 |
建立者 |
|
|
|
都城 |
| 汴京 | 大都 |
31、连线题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殿试制度的创立者_____。
(2)《本草纲目》的作者_____。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_____。
(4)《水浒传》的作者_____。
(5)《桃花扇》的作者_____。
33、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唐宋时期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在当时(隋唐)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为平民提供参政的机会……,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人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1)请问材料中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
经济篇:两宋时期,海外贸易远远超过前代。在非洲的坦噶尼喀发现了宋代的瓷器和瓷器碎片。
(2)材料告诉我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科技篇: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的两大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