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所说的中国人具体是指( )
A. 唐朝人 B. 汉朝人
C. 秦朝人 D. 隋朝人
2、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文中的“皇帝”是
A. B.
C. D.
3、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商业贸易超过前代 B.经商活动不受限制
C.商业经营注重宣传 D.都市商业繁荣景象
4、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定窑茶水壶
C.人们乘坐配有指南针的海船
D.主人正在讲西夏灭辽的故事
5、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杨广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宋元时期,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设立了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叫
A.客栈 B.驿站 C.府衙 D.行省
7、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这话中“前半辈会做”,是唐明皇(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创了
A.开元盛世
B.开皇之治
C.光武中兴
D.文景之治
8、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
A.西汉与东汉
B.前秦与后秦
C.西晋与东晋
D.东魏与西魏
9、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同时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宋太祖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让高级将领享清福
B.加强皇帝的权力
C.提升军队战斗力
D.扭转尚武轻文的风气
10、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11、清朝流行的歌谣:“苏杭丝,松江锦:景德瓷,扬州盐……”这反映了
A. 农业的发展
B. 手工业的发展
C. 商业的繁荣
D. 人地矛盾突出
12、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岳飞
D.杨继业
1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豪情;还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决心。这两首诗词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戚继光、郑成功
B.鉴真、张骞
C.郑成功、岳飞
D.岳飞、郑成功
14、“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有关
A. 行省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
D. 分封制
15、与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的是( )
A.西夏 B.金 C.蒙古 D.辽
16、明朝政权的建立者是
A. 忽必烈 B. 朱元璋 C. 朱棣 D. 努尔哈赤
1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 王实甫 B. 马致远 C. 郑光祖 D. 白朴
18、唐朝时期,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吐蕃 C.党项族 D.女真族
19、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20、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21、宋元时期陆路:陆上_______,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_______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代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2、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_》;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23、戚继光抗倭
(1)______中期,倭寇猖獗,“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_____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4、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
25、南宋初年,抗金名将________统率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灭亡后,大臣________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6、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27、(1)唐朝时期,西游天竺,促进古代中印文明交流的高僧是________
(2)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
(3)西藏在元代成为我国的一部分,元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________
(4)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2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享有_________的美誉;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____”之称。
29、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____》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0、读《明长城示意图》及ABC所示的内容,将ABC代码填在图中相应
的方框内。
A.嘉峪关
B.明都城
C. 鸭绿江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33、阅读下列材料:“他是唐朝初年的一位政治比较清明的皇帝,他引用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来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思想依据,并开创了唐朝初年的治世局面。” 请回答
(1)、引用古语治国的是唐朝哪位皇帝?说出他能有此认识的历史原因?
(2)、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鉴于此,他对材料中的“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他统治的时期史称什么?举例说明唐太宗在位期间对人才的态度?
(4)、他在位时的统治政策对当今社会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