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贵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哪次大会上,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C.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到宝鸡

  •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着的阶段特征是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4、11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日益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假如你是当时宋代的商人,你不可能经历的是

    A.用交子支付货款

    B.在江南地区可以吃到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C.在夜市中品尝各种小吃

    D.在瓦子中看戏曲《窦娥冤》

  • 5、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生产技术的改进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中属于唐朝发明的浇灌工具是(       

    A.

    B.

    C.

    D.

  • 6、“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出自于我国著名章回体小说(   )

    A.《水浒传》 B.《三国志》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 7、下列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文字狱

    ④八股取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②③

  • 8、秉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理念、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他是(  )

    A. 唐中宗 B. 唐玄宗 C. 武则天 D. 唐太宗

  • 9、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 大闹天宫一《西游记》

    B.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 黛玉葬花—《西厢记》

    D. 武松打虎—《水浒传》

  • 10、“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一在流传甚广的欢迎农民起义军的民谣,歌谣中的“闯王”指的是

    A. 黄巢 B. 朱温 C. 钱镠 D. 李自成

  • 11、假如让你编排一期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黑板报。下列哪一内容不可能选择

    A.唐太宗勤于政事且虚心纳谏

    B.引进占城稻并推广到东南地区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杜甫吟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12、下列人物中,领导了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郭子仪

    D. 黄巢

  • 13、要了解明朝时期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以及各种物品、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应当查阅的古代科技著作是: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齐民要术》

    D. 《农政全书》

  • 1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地区的是

    A.西域都护

    B.北庭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 1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 16、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 郑和下西洋目的是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D. 郑和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 17、“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语),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针对隋亡的教训,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虚心纳谏

    B.实施和亲

    C.减省刑罚

    D.开放政策

  • 18、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成就属于赵宋时期的是(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出现四大发明的“造纸术”

    C.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进入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 19、对盛唐气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获得繁荣发展

    B.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密切

    C.不允许其他民族或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D.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领域成就享誉世界

  • 20、 “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上述内容出自

    A.唐蕃会盟碑碑文

    B.宋夏和约

    C.《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尼布楚条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 22、“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这一冤案得到平反。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答案。

    (1)唐朝时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____________。

    (2)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____。

    (3)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旅行家是____________。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__。

  • 24、下图是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__________

  • 25、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明朝鼎盛时全国人口达到________亿多。

    ①原因:清朝前期,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________

    ②表现:到________时,全国人口已达到1.5亿;____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影响: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有些地方密度加大,________矛盾逐渐突出;垦荒使很多天然________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________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 26、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请同学们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________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________年,中美建交。

    (4)2001年12月,我国加入________,这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7、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_______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 28、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________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宋代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

    (2)元朝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

  • 30、根据下列提示内容完成填空:

    (1)建国初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

    (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成为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3)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

    (4)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______策。

    (5)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______原则。

    (6)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的方针—--------______的方针。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题

    1)宋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2)请列出宋元时期两项著名的科技成就。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写出《资治通鉴》的时间、作者、体例、和记载内容?

    5)分别写出辽、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民族触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 友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教民族也不能少。 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各族群众不懈奋斗,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更幸福。

    ——摘自习近平2020年6月8日-10日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它的建立者是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介绍图⑦中两位历史人物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方面的有关史实。

    (3)依据材料三图⑧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元清两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和巩固民族团结,你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