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史·何铸传》记有一事:“秦桧力主和议,大将有战功,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已,欲除之。”其中“大将”应该是指( )
A.寇准
B.岳飞
C.苏轼
D.毕昇
2、耳熟能详的“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生产刀具的“夹钢”“贴钢”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早在明朝的一部科技巨著中就有记载。这部巨著是
A.《梦溪笔谈》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3、宋朝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也使得城市生活十分丰富多彩。城市中有固定的娱乐场所
A. 茶馆
B. 戏院
C. 瓦舍
D. 乐园
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中脸谱与人物形象息息相关,红脸一般代表侠义忠心,黑脸一般代表忠耿正直,白脸一般代表阴险奸诈,紫脸一般代表刚正威武。戏剧中曹操经常被描绘为奸猾狡诈且生性多疑。据此判断,曹操的脸谱颜色应该是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D.紫色
5、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目睹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越窑烧制的白瓷 ④欣赏到欧阳询的书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7、西安市我国著名的“十三朝古都”。许多朝代都在西安定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哪个朝代没有在西安建都(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8、“对食不能餐(面对饭食吃不下),我心殊未谐(心中忧愁睡不安。眇然贞观初(贞观年间但回想),难与数子偕(贤臣良相皆不见)。”从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这几句诗里,可以看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B. 唐太宗推行革新措施
C. 唐太宗善于选人用人
D. 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
9、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亡于
A. 政治腐败
B. 民族矛盾
C. 外敌入侵
D. 农民起义
10、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早茶肆、夜茶肆遍布各个街巷,瓦子相当普遍、繁盛,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关于“瓦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于繁华的大都市 B. 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
C. 是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D. 市民买卖的固定店铺
11、《礼记·礼运篇》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情景”的是( )
A.分封制 B.皇帝制度 C.禅让制 D.井田制
12、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海路的航线远至( )
A.日本和高丽
B.东南亚
C.印度
D.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13、“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上述内容主要反映了唐太宗
A.重视经济 B.注重文教 C.唯才是用 D.善于纳谏
14、下列有关宋朝经济发展史实,叙述最为准确全面的选项为( )
①由越南传入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广州、 泉州、明州的造船业, 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广州、泉州是闻名于世的大商港。
③当时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商业贸易繁荣,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5、据史料记载,日本官方曾派出遣唐使十余次,其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D.求取佛经
16、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A.重文轻武 B.“吏强官弱” C.“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D.官、职、差道分离政策
17、工具的改进能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下图应是唐朝时期发明的( )
A.铁锹 B.翻车 C.耧车 D.筒车
18、明朝科举考试题目要求必须来自( )
A.四书五经
B.《史记》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19、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 国家统一 B. 发展生产 C. 开凿运河 D. 加强中央集权
20、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八大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中国八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决定进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1、战国初年,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唐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后梁等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吴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汉,史称“_______”。
22、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1)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2)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3)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________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
23、
24、读《元代大运河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洛阳
B.刘家港
C.直沽
25、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________(写清X年X月X日)地点________。
26、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朝的第二个皇帝____,好大喜功,不恤民力,有纵情享乐,奢侈无数。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又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____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灭亡:____年,隋炀帝在____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27、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8、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内容
A.隋炀帝时,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B.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攻宋,宰相__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
C.元朝时期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
D.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E.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立______,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9、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来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
30、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爆发了由________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31、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32、该事件推动了中日文化的友好交往,将中国先进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文学、绘画、书法等技术知识传播到日本。郭沫若先生曾写诗这样描述该事件的中心人物: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筹划“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任务一 (制作卡片——感悟人物精神)
(1)一组的同学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请你从中任选一幅,和他们一起制作学习卡片。
任务二 (欣赏诗歌——见证历史兴衰)
(2)二组的同学们整理了下列唐诗中的名句,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下列唐诗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唐朝的“盛”与“衰”?
任务三(阅读材料——体会中国智慧)
(3)三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下面一段材料,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的科技发明使“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任务四(展示图片——感受华夏之美)
(4)四组的同学们整理了下列建筑资料,请你任选其一简要介绍。(介绍该建筑的的结构特点、功能、地位及象征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