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在地方上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行省
B. 州
C. 郡
D. 县
2、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 游夜市,喝冷饮 B. 坐牛车,住邸店
C. 逛“瓦子”,吃甘薯 D. 挂年画,贴“桃符”
3、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江南经济的发展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
③南北大运河的开通
④科举制度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4、下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
D.士大夫的提倡
5、下列图1、图2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2反映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宋朝 D. 唐朝
6、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材料强调了“三种发明”
A.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D.对中国的发展影响巨大
7、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农业技术的发达 B.商业贸易的繁荣
C.各民族相互交融 D.对外交往的频繁
8、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台湾省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9、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它的统治范围之内,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是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0、“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A. 张骞 B. 松赞干布 C. 孝文帝 D. 尺带珠丹
11、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重新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是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元朝
12、最早侵略我国台湾的是
A.英国殖民者 B.葡萄牙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13、宋代城市里“瓦子”盛行,原因是( )
A.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农民的需要
D.士大夫的提倡
14、下列关于明朝科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B.《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界的重要文献
C.《天工开物》主要是总结元代和明代农业生产的著作
D.《徐霞客游记》在地质、地理考察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15、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
A.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使中国彻底免遭西方入侵
C.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6、古人有诗赞美一代帝王:“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这首诗是对谁的夸赞?( )
A.李渊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7、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18、唐朝,一个强盛的王朝,它与汉朝一同成为中华民族中兴的两个时代,并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巾起义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
19、假如有人不理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你会挑选下列哪一项最为恰当的表述向他说明
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
B.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C.日本乘朝鲜战争的机会侵略中国
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
20、交子街是“世界第一纸币”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古代的华尔街,如今的均隆街就是以前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交子街。这里所说的均隆街应位于我国今天的哪一城市
A.陕西西安
B.河南开封
C.浙江杭州
D.四川成都
21、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2、历朝统治者都重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建设。
(1)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23、巩固: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___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4、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一切郡国大事都要经过________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目的:抑制________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措施:
康熙帝 | 设立____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________。 | |
雍正帝 | 军机房 | 处理西北军务,后改名 |
________ |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________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票拟),经皇帝审阅同意(批红)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________。________名存实亡。 | |
乾隆帝 | 直接废除________ |
(4)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________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25、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___和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6、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27、填空
明朝建立者是明太祖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明朝强化皇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在中央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________的居住权。________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李自成率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________”的口号。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的叛乱。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___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三国志通俗演义》以________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__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
28、小说:
小说 | 作者 | 成书时间 | 主要内容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______ | 元末明初 | 描写了________、_____、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是我国______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
《_________》 | 施耐庵 | 元末明初 | 以______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________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______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
《西游记》 | __________ | 明代中期 |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_______得到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
影响: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_______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9、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30、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到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_________”,便于货币流通。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吴道子的代表作一部——
(2)王祯的代表作一部——
(3)阎立本的代表作一部——
(4)关汉卿的代表作一部——
33、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图是哪朝创立的什么制度?
材料二 为防止唐来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视,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宋太宗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严格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初年哪一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疆域的特点是什么?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忽必烈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四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雍正帝时期设置哪一机构使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