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
A. 经济的繁荣 B. 开放的对外政策
C. 对外交通发达 D. 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明代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著作,下列人物与著作搭配正确的是
A. 李时珍与《几何原本》
B. 徐光启与《本草纲目》
C. 徐霞客与《农政全书》
D. 宋应星与《开工开物》
3、汉武帝以后,随着造船等技术的进步,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
A. 长安
B. 洛阳
C. 东南沿海的港口
D. 开封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
A.诗史
B.诗仙
C.诗圣
D.书圣
5、唐朝时期,书法、绘画名家辈出。下列人物,在绘画方面成就斐然的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吴道子
6、导致下表所示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 人口数(单位:万人) |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 约5291 |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 约1699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7、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8、导致唐朝的国势由盛而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突厥进犯
C.辽军进犯
D.金的进攻
9、同学们在讨论“澶渊之盟”,小华说:“是宋真宗的软弱和北宋政府的无能造成的。” 小强说:“是对方太强大,北宋朝廷没办法。”同学们哄堂大笑…….小强说的“对方” 是( )
A. 夏 B. 辽 C. 回鹘 D. 金
10、明朝为加强统治、增强皇权,增设了一些新机构。下列机构与锦衣卫性质相同的是
A. 布政司
B. 东厂
C. 内阁
D. 五军都督府
11、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关注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场手工业兴起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文艺复兴运动 D.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2、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圣人”,那么“诗圣”“画圣”分别是( )
A.李白、吴承恩
B.杜甫、阎立本
C.杜甫、吴道子
D.李贺、阎立本
13、1923年胡适在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4、后金与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A.西汉与东汉
B.北宋与南宋
C.蒙古与元朝
D.隋朝与唐朝
15、下图是隋朝大运河,图中的A处是( )
A.涿郡 B.余杭 C.洛阳 D.长安
16、“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说明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B.加强了隋朝的军事力量
C.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促进了隋朝南北经济交流
17、人才是国家栋梁,人才是立国之本。下列帝王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特别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虚心纳谏的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高宗
18、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福建行省
D.宣政院
19、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20、“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_______。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23、代表清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24、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通史。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
25、626年,李世民上台,在位统治20年,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他评价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大臣__________。
26、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________时期。
27、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________,在会宁称帝,国号________,他就是金太祖。
28、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被______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
29、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国发明的________和________传入欧洲,对于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列举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3、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1)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频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为双方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举例说明唐与日本的友好交往。
(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真正去到西天取经的唐僧是指谁?故事中的西天又指的是什么地方?
(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在国策上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4)从繁盛的唐朝到卓越的宋朝,请就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