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材料中反映了农民“迎闯王”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C.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D.军纪严明,严禁抢掠
2、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中国的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学者认为,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时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三省六部
3、如图为我国古代一封建王朝的都城平面图,请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判断这个城市是
A.长安 B.洛阳 C.临安 D.大都
4、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A.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西夏 ④金 ⑤南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②③①⑤④
7、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发明了火药
D. 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8、九年级(1)班黑板报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 唐三彩骑驼乐舞佣 |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文化交融
C.海外贸易发达
D.社会经济繁荣
9、后人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A.重新统一天下 B.开通了大运河 C.创立了郡县制 D.开创文景之治
10、两宋时期,若干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其中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金 B. 契丹 C. 西夏 D. 北宋
1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汗国 ③正式定国号为元 ④灭亡南宋,完成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12、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难,又遇连年灾荒,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在这次起义中,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起义军首领是
A.元昊
B.朱温
C.铁木真
D.黄巢
13、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防止和杜绝了唐末五代以来武将跋扈和兵移政变局面的出现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使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冗多,出现财政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明朝建造的北京城,被称为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这是明朝哪位皇帝时修建的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建文帝
D. 崇祯帝
15、隋朝时期初步建立了一项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就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17、昔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社会治安混乱 B.国民素质不高 C.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D.刑法严酷
18、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理解准确的是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B.排斥西方一切事物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
19、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下列关于瓷器发展状况的描述,不属于宋代的是( )
A.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B.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美感别致
C. 北宋兴起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D. 越窑青瓷如玉如冰
20、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他们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片言只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案。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
A.八股文 B.文字狱 C.焚书坑儒 D.罢黜百家
21、西行天竺,游学那烂陀寺的高僧是________。
22、南宋______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_____》。
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东汉末年的名医_____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4、黄巢起义: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5、填空题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4)元朝设置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娱乐兼商业场所____。
26、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到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_________”,便于货币流通。
27、元朝在西藏地区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设置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8、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29、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________。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32、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位民族英雄?
3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不同朝代在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各民族友好交往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探究一)观察图片
(1)根据图一和图二及所学知识,判断图片所反映的是那一朝代与哪个少数民族的交往情况?交往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二)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
(2)小明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想制作一个图表,请你帮他完成。
政权 | 建立民族 | 建立者 |
辽 |
| 阿保机 |
| 党项 |
|
|
| 阿骨打 |
元 |
|
|
(3)以上图表中与北宋并存的是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南宋对峙的又是哪一个政权?
(探究三)
清朝前期,清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第20课导言
(4)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
(5)通学习以上材料,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