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阿拉伯
2、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片史实两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共同点是
A.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
C.都是神话小说 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
3、在某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了中国古代几个历史阶段和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的词组。下列词组中,概括了康雍乾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
A. “繁荣开放的社会” B. “经济重心南移”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盛世潜伏危机”
4、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复不……四海可使如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 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5、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下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此生产工具的功能是( )
A.耕地 B.灌溉 C.播种 D.纺织
6、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联,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D.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7、正确使用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看下面年代尺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B.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C.1276年铁木真建立元朝 D.1368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8、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 听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B. 观看京剧表演
C. 了解八股取士 D. 阅读《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著作
9、“遣唐使”是对哪个国家赴唐使节的称呼
A. 朝鲜
B. 日本
C. 印度
D. 波斯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②灭亡南宋③灭亡西夏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11、两宋时期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政府设机构专门来管理外贸。
A. 市舶使
B. 港务局
C. 海关
D. 市舶司
12、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据此判断,山西在当时直属于
A.甘肃行省 B.陕西行省 C.河南江北行省 D.中书省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A.贞观之治
B.创立皇帝制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
15、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澳门各方面快速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早在1553年,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是( )
A.荷兰
B.葡萄牙
C.日本
D.俄国
16、近期运城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学生举行“诵读大赛”,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在大赛中,小明用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的诗歌,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 B.
C. D.
17、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南北重归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18、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大唐西域记》
B. 《西游记》
C. 《金刚经》
D. 《天方夜谭》
19、“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
A.岳飞 B.宋高宗 C.文天祥 D.秦桧
20、北宋前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纸币产生的最重要原因是
A.商业贸易的繁荣 B.铜钱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发达 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
21、列举唐太宗任用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背景:隋炀帝的_____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被判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23、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和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4、1616年,_______称汗,建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1635年,_______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并在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
25、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______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等人继续抗元斗争。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26、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清朝的_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得发展和进步。
27、1635年,_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________。
28、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开元末年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②________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________。
④________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________和部将________
(3)时间:________
(4)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__。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__的局面。
29、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_______)民族的生活。
(2)与北宋对峙,定都兴庆府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1227年,它被(_______)军队所灭。
(3)1115年建立政权,1127年灭亡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它在(______)年被蒙古所灭。
(4)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__________)
30、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_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
31、连线题
32、唐朝皇帝重用贤能,请列举出唐太宗、唐玄宗时期被委以重任的名人各一位。
33、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为此唐太宗获得了什么尊称?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这一举措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雍正皇帝曾经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
| 措施 | |
顺治帝 | 赐予五世达赖“ ① ”封号。 |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
康熙帝 | 赐予五世班禅“ ② ”封号。 | |
雍正帝 | 1727年,开始设立 ③ ,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 |
乾隆帝 |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
(4)材料三中的措施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表格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