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斐然、文化名人辈出,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A. 李春—北京故宫 B. 张仲景—《本草纲目》
C. 毕昇—活字印刷术 D. 司马光—《史记》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3、《步辇图》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真实地反映了1300多年前唐王朝友好的民族关系,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与这幅画相关的事件是
A.金城公主入吐蕃
B.文成公主入吐蕃
C.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D.玄奘西行
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该诗句反映的现象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
A. 魏晋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5、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A.起兵反对南宋 B.英勇抗倭 C.建立元朝 D.英勇抗击辽
7、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哪一个是宋代时期发明的新农具: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辨别历史叙述”与“历史评价”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唐太宗时期唐与吐蕃和亲
B. 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
C. 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英雄
D. 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9、清朝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基本外交政策是( )
A. 闭关政策 B. 重农政策 C. 开放政策 D. 断绝往来
10、下列关于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宋与辽签订和约后,保持长期和平局面
B.北宋时西夏向北宋称臣,并给北宋岁币
C.金建立后,先后灭掉辽和北宋
D.南宋与金议和后,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11、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贼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2、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反映了农民要求减免赋税的愿望
C. 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 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采用的方案
13、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 B.是民间交易的凭证
C.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 D.产生于商业纠纷中
14、下列哪种作物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A. 水稻 B. 茶叶 C. 棉花 D. 粟
1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们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B.她开创了殿试制度
C.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D.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6、唐朝的社会风气是较为开放,体现在
①唐朝与新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
③生产出精美的唐三彩 ④各民族可通婚同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下面是四位古代诗人写的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诗,在四位咏史诗人中,你认为哪一位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最恰当
A. 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B. 宗元鼎:“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C. 李敬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D.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8、某同学在探究明朝历史时,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从所收集的作品看,他探究的主题是
A.明朝统治者的生活
B.明朝老百姓的生活
C.明朝英雄人物故事
D.明朝灭亡的原因
19、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他们分别对应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吐蕃、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满族、鲜卑、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20、小明搜集了两宋时期以下几幅图片进行历史学习,那么他应确定的学习主题是( )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经济发展
D.宋代民族融合
21、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22、生活在我国_______地区的党项族,原属________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
23、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宋代制成了___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4、“贞观之治”:
(1)背景:626年,_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
(2)措施:①在思想上,吸取______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如敢于直言的____);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著名宰相_____、杜如晦)。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25、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1)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2)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3)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________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
26、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_____ 和徽商。
27、读《元代大运河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洛阳
B.刘家港
C.直沽
28、隋唐定都____,北宋定都东京,元朝定都_____,中国政治中心完成了由关中到中原,由中原到北方的转移。
2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30、_______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西夏也遭受很大损失。后来,双方订立和约。
31、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及其作者。
33、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联系所学知识,补充下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