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郑和下西洋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 地中海东
B. 阿拉伯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东南亚各地
3、“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那么这些典故都与哪位皇帝息息相关
A. 唐太宗
B. 辽太宗
C. 宋太祖
D. 元世祖
4、开元末年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节度使力量强大
B.黄巢起义的打击
C.藩镇割据的延续
D.多年战争的影响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6、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社会动乱,战争频烦 B. 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 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7、“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朝人陈陶《陇西行》中的这句话主要是( )
A.叙述了唐蕃和亲的影响 B.反映了唐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变化
C.叙述了汉朝和亲的影响 D.反映了汉代匈奴人的变化
8、由于市民阶层的需要,宋朝时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 早市
B. 夜市
C. 瓦子
D. 勾栏
9、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如下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①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②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开凿
③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④以洛阳为中心,北抵今北京,南至今杭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中榜的考生,你不可能
A. 熟读四书五经
B. 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C. 会写作规范
D. 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1、据相关资料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全国共有人口4141万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全国共有人口4531万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全国共有人口1690万人。造成741年至760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12、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
A. 中书省 B. 内阁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军机处
13、“论从史出”,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盛唐的社会气象”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14、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
A. 明成祖 B. 明神宗 C. 崇祯帝 D. 顺治帝
15、下图的艺术形象出自于有“国剧”之称的某剧种,它是清朝时期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而形成的。这一剧种指的是( )
A. 散曲 B. 京剧 C. 南戏 D. 元杂剧
16、唐朝时某一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他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17、宋朝制度,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宋朝皇帝不重视军队建设
B. 杜绝了武将跋扈的情况发生
C. 宋朝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D. 导致军队战斗力积弱的局面
18、重文轻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下列对这一国策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B.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C.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不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19、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开凿大运河
2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武则天 D. 慈禧
21、明朝末年,__________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________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他就是明太祖。
23、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4、明清时期形成的大商帮是________和________。
25、读《元朝大运河图》,请你指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点及各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
26、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皇帝是________。
27、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来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
28、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29、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节日中,基本定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________。
31、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明朝 ②元朝 ③清朝 ④宋朝 ⑤战国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所说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你能说出词中提及的四位帝王的称号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事件吗?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
(2)依据材料一图示,请介绍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包括在位皇帝、事件和影响)
(3)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当时的北宋皇帝是谁?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