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吐鲁番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隋文帝曾在自己临终的遗诏里慨叹道:“嗟乎!自普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同,生人涂炭。”据此你认为隋文帝这是在为自己的哪功绩感到自豪(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杜会经济迅速发展

    C. 开通大运河 D.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 2、南宋官员赵珙于1221年出使金朝,回来后根据其所见所闻写下了《蒙鞑备录》一书,在书中他称赞成吉思汗为一代明君。下列哪则史料可以印证其观点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统一中国

    D.会见萨迦班智达

  •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他是(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 4、我国古代封建官制中的“丞相”一职,最后被废除的朝代是在

    A.明朝 B.唐朝 C.隋朝 D.清朝

  • 5、《贞观政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是

    A.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B.任用良臣,虚心纳谏

    C.完善制度,注重改革

    D.重视教育,提高素质

  • 6、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习近平

  • 7、“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种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蔡伦 B.毕昇 C.沈括 D.郭守敬

  • 8、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是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C.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

    D.元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拓展

  • 9、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花鸟画等,著名的画家有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欧阳询  ④吴道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0、《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 1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世纪,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B.11世纪末,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C.11世纪,蒙古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D.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 12、《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详实记录了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诸多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同时查到的是(  

    ①涿鹿之战  ②商鞅变法  ③楚汉之争  ④黄巢起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 13、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南宋灭亡

  •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用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5、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对外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 16、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文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意在反映明代八股取士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使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摧残了中国的思想文化

  • 17、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列有关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B.重用酷吏,打击元老重臣等反对势力

    C.编修《贞观氏族志》,提高了士兵地位

    D.采取措施促进生产发展,为唐朝全盛奠定基础

  • 18、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 19、如图,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2012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0、他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他是

    A. 苏轼   B. 司马光   C. 李白   D. 辛弃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 22、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

  • 23、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

  • 24、__________》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_________》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07年建立后梁政权——

    (2)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3)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 26、《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____________ 。徐光启所著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树艺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该书是 ____________

  • 2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______》,这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 28、后人尊称炎帝和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__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 29、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 “________”;唐朝的________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30、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什么?

    (3)概括科举制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