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铜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根据以下图片指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近代前夜盛世与危机

  • 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农政全书》——徐光启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资治通鉴》——司马光

    ⑤《窦娥冤》——王实甫

    ⑥《牡丹亭》——汤显祖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⑥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 3、元朝时设置由宣政院直接统辖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为了管理( )

    A. 台湾 B. 新疆 C. 西藏 D. 云南

  • 4、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 5、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A.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B. 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

    C. 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

    D. 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 6、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A.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 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 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D.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 7、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的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B.

    C.

    D.

  • 8、下列少数民族建立了与宋并立的政权:辽、西夏、金,它们分别是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 9、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诗仙”、“诗圣”是指(  

    ①李白        ②李贺        ③杜甫      ④杜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10、我国古代城市中出现过一种叫做“瓦舍”(瓦子)的场所,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 11、近年来,地震、旱灾、暴雨、沙尘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发,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古代哪部著作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1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13、清朝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徽商是指(   )

    A.山西商人组成的商帮 B.安徽商人组成的商帮

    C.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商帮 D.福建商人组成的商帮

  • 14、《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点治国措施( 

    A.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15、曾经参加过北方的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南宋词人是(   )

    A. 辛弃疾   B. 李清照   C. 苏轼   D. 柳永

  • 16、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 轻视武备乃至军队

    B. 提高武将的地位和待遇

    C. 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D.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 17、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稍夺其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A.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

    B. 设转运使

    C.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D. 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

  • 18、清朝时,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西藏宗教的团结   B.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C. 确立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权   D. 防止上层势力的分裂活动

  • 19、下列选项中,元朝实行的哪一项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 20、宋金达成和议后,双方约定的分界线是(   )

    A.黄河上游至淮水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D.珠江至淮水一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修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

     

  • 22、元朝时期,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__;明朝长城西至_______

  • 24、填空题。

    (1)1271年,____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不懈努力,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____》。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代表朝廷管理西藏事务,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乾隆时期,设置 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25、请你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

  • 26、读《元朝大运河图》,请你指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点及各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

     

  • 27、昆曲代表作______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清代小说______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

  • 28、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

  • 29、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 30、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朝实行了   政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材料一  (唐)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这是哪一位皇帝?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元)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元)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

    材料三  (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启迪智慧。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2)列举1例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

    (3)说出我国唐朝和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