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倾于岸上……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里描述的新型生产工具是
A.耧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筒车
2、“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
A. 造纸术的产生过程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D. 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
3、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是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写于元末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制度完备,国力强盛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D.科技创新超越宋代
5、南宋时期,取得过郾城大捷的抗金将领是
A.司马光
B.岳飞
C.辛弃疾
D.文天祥
6、下列人物的词风与苏轼最相似的是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关汉卿
D. 马致远
7、汉语成语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成语出自( )
①草船借箭 ②三顾茅庐 ③望梅止渴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8、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9、学会概括历史发展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那么辽、宋、夏、金时期的最显著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诸侯争霸
C. 民族政权并立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1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进行土地改革,我们实施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 )
A. 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
C.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D. 没收地主阶级全部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11、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
A.地动仪、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B.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C.浑天仪、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D.地动仪、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12、明朝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
A. 朱熹 B. 关汉卿 C. 苏轼 D. 宋璟
13、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部分)。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秦朝疆域
B.宋朝疆域
C.元朝疆域
D.明朝疆域
14、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阿保机
B.铁木真
C.阿骨打
D.忽必烈
1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女王所说的长城,是秦朝开始修建的,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修建的朝代是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6、《元史·琉求传》记载:“琉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为了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首创了一个行政机构,它是
A. 中书省
B. 行省
C. 宣慰司
D. 巡检司
17、西安市我国著名的“十三朝古都”。许多朝代都在西安定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哪个朝代没有在西安建都(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18、唐朝灭亡后,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实质上是
A.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对立
C.十国鼎立的局面
D.地主豪强势力发展的结果
19、唐朝最具代表文明中外的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A.
B.
C.
D.
20、雕版印刷术在唐时期已经发明。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他是( )
A. 《天工开物》 B. 《史记》 C. 《大唐西域记》 D. 《金刚经》
21、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22、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3、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4、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皇帝是____。
(2)命令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抗击沙俄的皇帝是____。
(3)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
(4)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26、唐朝时被周边众多民族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节日中,基本定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____。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_____”,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____,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____。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
(3)时间、司令员: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4)概况:中国人民志愿军同_______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9、金朝灭亡后,________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30、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我国江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宋元时期,江南经济不断进步,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运河
(1)材料一图中大运河是开通的朝代和在位的皇帝是谁?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2)材料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出现了什么现象?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元世祖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元朝时期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创立什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