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仅延续两代的短命王朝,奠定了其后唐朝三百年的基业,也给后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上描述的是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同学们进行主题研究时,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的发达
D.人口的增加
3、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隋朝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5、907年,朱温建立起的政权是( )
A.后梁
B.后唐
C.后晋
D.后汉
6、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列示意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7、仔细观察下列航海路线图,在这条航线上进行航海活动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8、下图是小明同学历史课堂笔记片断,从中判断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伊犁将军的设置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平定准噶尔叛乱 D. 戚继光抗倭
9、元朝的建立者是( )
A.李世民
B.李渊
C.忽必烈
D.铁木真
10、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经济空前繁荣。下列关于盛世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唐玄宗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B. 唐朝时期出现了新式的灌溉工具水排
C.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D. 都城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1、明朝科举考试题目要求必须来自( )
A.四书五经
B.《史记》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12、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对外政策的变化 B. 封建制度的没落
C. 军事实力的落后 D. 文学艺术的衰败
13、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材料强调了“三种发明”
A.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D.对中国的发展影响巨大
14、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15、“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赵构
16、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
A.581年隋文帝
B.589年隋文帝
C.605年隋炀帝
D.618年隋炀帝
17、生活在宋代的小明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当时他们去的地方应是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好汉比武的擂台
D.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18、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由此可知当时( )
A.海外贸易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金融体系完善
D.印刷水平高超
19、“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珍品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20、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推动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器牛耕使用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21、填空题,请根据提示补全相应的历史信息 。
(1)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
(2)北宋最具代表性的史学巨著是《_____________》。
(3)金与南宋对峙的分界线是淮水至___一线。
(4)1684年,清朝设立了________,隶属福建省。
(5)被外国学者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
2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实现了平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4、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是________、________。
25、背景:辽太宗时,占领____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6、隋炀帝时,__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7、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8、
河段名称:A( )B( )C( )D( )
城市名称:E( )
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 )→( )→( )→( )→( )
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________。
30、1616年, 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 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 迁都北京,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描述的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