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文帝曾在自己临终的遗诏里慨叹道:“嗟乎!自普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同,生人涂炭。”据此你认为隋文帝这是在为自己的哪功绩感到自豪(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杜会经济迅速发展
C. 开通大运河 D.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2、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 )
A. 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B. 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 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 唐初北方无边患
3、女真族原本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但在建立金并统治中原地区后,多位皇帝开始尊崇儒家思想,甚至设立译经所,把儒家经典译成女真文字;为满足金国科考需要,朝廷还组织人力整理典籍,编纂史书。这说明女真族( )
A.深受汉族文化影响
B.完全放弃传统习俗
C.正为反元积蓄力量
D.重视边界贸易互市
4、“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里讲述的是
A.元朝的历史
B.宋朝的历史
C.唐朝的历史
D.明朝的历史
5、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7、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消除“内患”,宋朝( )
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B.创立殿试制度
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创三省六部制
8、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决定
A. 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 派兵抗美援朝
C.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9、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这一徽标中有最早的指南仪器图像。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磁针
10、柳永的《望海潮》写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体现了宋朝
A.军事的强大
B.文化的昌盛
C.政治的清明
D.都市的繁荣
11、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中宗 D. 武则天
12、下列人物被当时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各族的“天可汗”的是
A.
B.
C.
D.
13、下列表述与明清兴替演变的基本史实不相符的是
A. 1368年,贫困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B.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C.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D. 1644年,清兵长驱直入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14、下列关于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与所处时代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乐雷发 南朝 B. 李群玉 隋唐时期
C. 冯子振 元代 D. 李东阳 明朝
15、下列人物生活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是( )
A. 李斯 B. 诸葛亮 C. 周瑜 D. 杜如晦
16、“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 )
A.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17、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如下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 ◎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 |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18、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此书是( )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徐霞客游记》 D.《水经注》
19、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乙:客观上说一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 |
A.宋夏议和
B.宋辽议和
C.宋金议和
D.辽金议和
20、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
A. 废除行中书省
B. 设立锦衣卫
C. 提升六部职权
D. 实行八股取士
2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皇帝是____。
(2)命令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抗击沙俄的皇帝是____。
(3)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
(4)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23、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制度早在___________________时就提出来了。
24、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__________在位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南宋抗金:____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26、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7、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28、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年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29、措施:打击____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0、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___________;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确立了_________。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3、体验历史: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的中国明朝,并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概括归纳该事件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分析该事件有何作用?
(3)材料三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他领导的抗倭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从郑和、戚继光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