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稗史汇编》(明)中写道:“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京官”上述表现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厂卫特务机关的存在
B.农民起义的频发
C.军机处的设立
D.少数民族的侵扰
2、毛泽东在《沁园春•春》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 )
A. 契丹族 B. 蒙古族 C. 女真族 D. 党项族
3、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南宋时期史实的是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下列关于如图人物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建立大西政权
C.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
D.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5、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使唐王朝国力大损,由胜转衰( )
A. 武则天称帝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朱温废唐
6、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时对某目内容的整理,该目的标题应该是
A.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B.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C.清朝对台湾的治理 D.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7、如图的行政系统简表呈现的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隋唐时期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8、《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社会分工完成 B. 边境贸易繁荣
C. 民间艺术精湛 D. 市民生活丰富
9、有学者对澶渊之盟这样评价:“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A.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B.对双方都是平等、公正的
C.给宋朝带来沉重的负担
D.促进了两国的交流发展
10、清朝时,军机处这一特殊的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皇帝具有
A. 同丞相一样的权威
B. 至高无上的权威
C. 满族贵族同样的权威
D. 仪式象征意义没有实权
11、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完善科举制度 ②重视选贤用能
③注重发展经济 ④打击官僚贵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武则天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3、我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开始于( )
A.西汉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14、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A. 西域都护 B. 军机处 C. 驻藏大臣 D. 宣政院
15、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16、他放过羊,当过官军,后又投奔义军,英勇善战被称为“闯王”。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西安建立政权 B. 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C. 引清军入关 D.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17、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对唐朝的主要贡献是( )
A. 很有政治才能 B. 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C. 招揽、善用人才 D.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18、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B.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C.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19、清初一位诗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朝实行( )
A.文字狱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重农抑商
20、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
①欣赏关汉卿的《窦娥冤》 ②春节时期燃放鞭炮和拜年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的《____________》被我国学者称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北朝的____________ 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2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3、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清朝的_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得发展和进步。
24、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5、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2)唐朝时的国际性的大都会是:
(3)宋代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4)唐朝时期去天竺取经的僧人是:
(5)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是:
27、指南针使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__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8、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到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_________”,便于货币流通。
29、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啊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
耕地面积增加 | 到__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
兴修水利 | 对__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________ |
庄稼种植 |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经济作物种植 | ________增加,棉花、甘薯、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_______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鉴真传授佛经地
B.玄奘取经地
C.唐朝都城所在地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的思想文化成就
(1)北宋毕昇发明的新技术_______
(2)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
(3)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_______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_______
33、图表分析图:
单元 | 包括朝代 | 时代特征 |
第一单元 | 隋唐时期 |
|
第二单元 | 辽宋夏金元时期 |
|
第三单元 | 明清时期 |
|
(1)请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本册书所学的我国封建社会三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2)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走向了没落,请你结合政治措施科技和文学三个方面来举实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