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忻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2、明朝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下列属于他们的措施有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东厂

    ③设军机处

    ④设廷杖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3、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友好交往。下列说话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 B. 参与修建了大昭寺

    C. 带去了许多手工工匠 D. 促使吐蕃归顺了唐朝

  • 4、1005年,宋辽盟约:“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和平局面   D. 阿骨打建立大金

  • 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耶律阿保机

    B.耶律大石

    C.耶律楚材

    D.阿骨打

  • 6、“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材料中的“此项工程”是(     

    A.赵州桥

    B.大运河

    C.明长城

    D.紫禁城

  •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何人之口?( )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赵构

  • 8、“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 9、西藏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玄宗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B.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

    C.清朝入关后,乾隆帝册封了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D.雍正帝专门设立军机处,代表中央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10、本学期,“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相继在我县中小学校举行,县艺术团的艺术家们为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 《窦娥冤》

    B. 《长生殿》

    C. 《桃花扇》

    D. 《牡丹亭》

  • 11、在元朝的广大疆域内, 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新民族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满族

  • 12、“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描述的是哪座古代城市( )

    A.秦朝咸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东京

  • 13、下列关于“靖康之变”的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北宋灭亡 B.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 C.金军攻进开封 D.岳家军浴血奋战

  • 14、下列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一座城门见证唐朝历史》的主题探究时收集的材料。该材料反映出唐朝(  

    A.中外交往 友好共处

    B.人才汇集 经济繁荣

    C.兼容并包 繁荣开放

    D.民族交融 国家统一

  • 15、安史之乱产生的影响是

    A. 加强了唐朝中央集权制

    B. 使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C.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D. 标志着唐王朝至此灭亡

  • 16、在115年前的7月4日,保和殿里正在进行由皇帝主考的殿试,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创设于

    A. 南北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名朝

  • 1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A.《念奴娇》

    B.《满江红》

    C.《蝶恋花》

    D.《实娥冤》

  • 18、江淮地区,在唐代以前粮食基本不外调;从唐前期开始,政府通过漕运陆续从该地区调出大量粮食,甚至朝廷的粮食完全依赖江淮供给。这一状况表明唐代江淮地区(   )

    A.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B. 曲辕犁获得推广

    C. 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D. 地方管理较严格

  • 19、明末农民战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针对的是( 

    A.明代“屯田政策” B.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地主阶级的囤积居奇

  • 20、1005年,达成“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和议的双方是

    A. 辽与西夏

    B. 辽与南宋

    C. 辽与金

    D. 辽与北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 2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明清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雍正帝时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机构—一

    (2)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机构——

    (3)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

    (4)清朝时期,在广州设立的负责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 2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1624年),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_____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台湾府的设置: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_____

    (3)台湾建省: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 24、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

  • 25、玄奘西行

    (1)时期:______年间,玄奘西行______取经。

    (2)贡献: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教最高学府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______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26、北宋的毕昇发明了________

  • 27、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代科举考试题目来自于“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

    (2)形式: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_____

    (3)影响:_____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_____,严重禁锢了人们的_____。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取后成为_____

  • 28、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后。

  • 29、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是________

  • 3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宋元时期都市、文化比较繁荣。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都市)

    材料一  餐馆、剧院、酒肆、林立,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算命、杂耍、设棋局、演杂技、演木偶戏的各类人等充斥其间。

    ——阿尔伯特·克雷格 《哈佛极简中国史》

    (1)材料一中描述的地方在宋元时期叫做什么?在这些场所里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之为什么?

     

    (2)试举出三座宋元时期拥有上述材料中描述的场所的世界性大都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娱乐场所主要是为哪一阶层服务的??

    (文学)

    材料二  元代对中国艺术最主要的贡献是戏曲,元代戏曲家将诗词与歌舞戏剧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歌剧的新剧种。

    ——阿尔伯特·克雷格 《哈佛极简中国史》

    (3)材料二所说的“新剧种”指的是?根据材料分析,这种“新剧种”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了一套读书理论,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4)读一读材料三中王国维描绘读书三个境界的诗歌,感受一下这三句诗歌,你认为它们的文学体裁是什么?宋元时期,擅长这种文学体裁的文学家中,风格委婉、细腻、清秀的是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