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制度和技术创新及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 ②科举制 ③郾城大战 ④交子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2、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3、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变外交活动是
A.奥运会 B.万隆会议 C.上海APEC会议 D.世界贸易组织会议
4、有人评价唐太宗:“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下列人物中为唐太宗所重用的有
①房玄龄
②杜如晦
③魏征
④姚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瓦子的出现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的是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隋朝统一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的忠骨与佞臣指的是
A. 岳飞,赵高
B. 郑成功,和珅
C. 戚继光,秦桧
D. 岳飞,秦桧
8、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A.⑤⑥③①④②
B.⑥④①②③⑤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⑤②⑥
9、唐朝从国外进口了许多商品,其中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吐蕃
10、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时期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1、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 知州 B. 通判 C. 转运使 D. 参知政事
12、如果我们去北京,一定会去参观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瑰宝的故宫,这一建筑得以修建是在下列的哪一个朝代( )
A. 汉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13、“它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里的“它”是指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陈胜、吴广起义
D.经济重心南移
14、“吃月饼”“饮桂花酒”是哪个传统节日的重要活动( )
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七夕节
15、根据以下四个片段判断:①前身称司南;②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③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它是 ( )
A. 罗盘针 B. 印刷术 C. 火药 D. 造船技术
16、唐初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200多次的大臣,被太宗皇帝称为是自己镜子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17、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8、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组图片(如下图)。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农业迅速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成就
C.唐朝制瓷业的成就
D.元代经济迅猛发展
19、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宋太祖为革除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采取的措施是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 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C.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 设转运使,将财赋收归中央
2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炀帝设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武则天创立了________制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卷的格式采用________形式,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解释必须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
22、司马光的________和司马迁的________被称为"史学双壁"。
2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
24、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总结的科技巨著是________。
25、巩固西北边疆
(1)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______________等族人民,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_________”。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在俄国唆使下发动叛乱,______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______,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______派兵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3)清朝设置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___________部,因不堪忍受________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___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安善安置。________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6、《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____________ 。徐光启所著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树艺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该书是 ____________ 。
27、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28、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东南到______及其附属岛屿。
29、明末的徐霞客(名弘祖)常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30多年的日记)。后人将其日记整理为《__________》。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________、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________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30、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31、连线题
32、请例举两个与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名称
33、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隋代,特别在唐代……(科举制的实行)贵族的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这些职业官僚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教育程度并通过科举登仕,……这样就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使出身于小家族的人也能进入官场,旧贵族逐渐消失。随着政府官员的这一变化,皇帝的地位也改变了,……皇族以一种崭新的面貌雄踞于普通社会之上,同时皇帝开始逐渐地扩大了他的专制权力。
——[英]崔瑞德[美]费正清《剑桥中国史(隋唐史)》
材料二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专横暴力。
——许卓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某机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实行科举制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加强皇权的弊端。
(3)材料三描述的是清朝某机构,结合所学回答,该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该机构设立的根本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的趋势。